《虎门销烟》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将从外国不法商人那里收缴来的近两万箱鸦片在虎门滩当众销毁的壮观场面,揭示了虎门销烟的重大意义。
上午解决了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字词。可是这么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么远离孩子们生活的问题要如何讲,学生要学到什么呢?心里一直不够明朗。
今天备这节课,本来是很细致的:
一、学习第一段。
1、读文,思考为什么“广州城沸腾起来了?”出示“圣旨”,理解其内容。
2、人们看到圣旨是怎么样的表现?找出相关动作和神态。
二、学习第二部分。(2-5段)
1、6月3日那天,人们的心情怎样?从哪看出来的?
2、人们为什么这么高兴?你对鸦片了解多少?(理解鸦片对当时中国人民的危害,为林则徐禁烟作情感铺垫。)
3、销烟池是什么样的?按什么顺序写的?这么大的销烟池给你什么感受?(壮观、林则徐重视……为理解“壮举”做铺垫。)
4、理解硝烟的过程。
灌水–倒海盐–泡烟土–倒石灰–排入大海。 体会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好处。
5、外国人看到这个场面是怎样的表现?林则徐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为什么这么说?
三、突破难点。
为什么说“这一壮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这样的设计稳扎稳打,面面俱到,重点难点都包括在内,而且语文能力和基础知识都有训练。可是审视自己新鲜出炉的教学的流程,我却对这样的设计十分不满意。学生的主体地位弄哪了?主动学习实现了吗?合作探究有没有促发思考……于是,摒弃了前面的设计,我开始重新审视教材。进行了这样的改动:
一、整体感知,引发思考。
1、再读课文,《虎门销烟》一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文中对“虎门销烟”这一事件也给出了高度评价,找到这句话。(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与他们的整体感知能力。)理解“壮举”。
二、自主合作,感受“壮举”,
1、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虎门销烟”是壮举?
人: “成群结队”、“节日盛装”、“敲锣打鼓”……
销烟池……(除了“壮观”还感受到什么?林则徐的重视和销烟的决心。)
销烟过程:灌水–倒海盐–泡烟土–倒石灰–排入大海。 体会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的好处。
个别散碎词语:如二十三天等。
2、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班内展示,荣辱共济。
三、学习仿写,突破重点。
1、面对这震惊了整个广州城乃至全中国“壮举”,中国老百姓是怎样的表现?
2、出示: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喊叫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1)几句话?发现了什么? 强调分号。
(2)分别写了哪些人?他们是怎么样的表情、动作?做一做。体会兴奋、欣喜的心情。
2、情景设定,描写选一个场面写下来。
老师宣布今天没有作业时、公交车上有人放屁时。
3、再读段落,读出感情。
四、通过对比,分解难点。
1、外国人是什么样的反应?
2、为什么他们的反应不一样?你对“鸦片”了解多少?
3、充分肯定并补充常识、历史知识。
4、文中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你是如何理解的?
五、讨论评价,课外拓展。
有人说,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也有人说他是罪魁祸首。因为就是他主张禁烟,激怒了帝国主义侵略者,3年后清政府赔英国2100万银元,割香港岛……中国从此进入了苦难深重的时期。
课下,读一读和林则徐有关的故事,找一找和“鸦片战争”有关的资料,写一写,你认为林则徐是英雄还是罪人,为什么?
写完第二篇教学设计之后,突然感觉这节课的结尾相当大胆。可我认为,我的目的不在于追溯历史,重翻旧账,而在于让学生通过整合、加工历史知识,找到自己的言论依据。起到课下动手、动脑、动笔、动口学语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