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
听了一堂生动形象的课程,并且感觉到有着强烈的认同感,决定痛改前非,重新改变自己,可惜没过几天,就原形毕露了。
看了一本学习写作的书,于是痛下决心开始写文章,可是隔了几天,什么都没有写到。
看到别人每天去运动健身,于是下定决心找时间去做运动,可是坚持不到两天,又回到初始状态。
读到一篇热血沸腾的鸡汤文,如同打了一针鸡血,暗下决心去改变自己,结果到了最后,自己还是一直原地踏步。
你明明知道怎么做才能变得更好,可为什么你就偏偏做不到呢?
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觉得自己做不到呢?
人是心理暗示的动物。无论是猛兽之王,还是海上霸主,当它们看到猎物的时候,都不会暗示自己追不上那个猎物,吃不到那个目标,然后还没开始就退缩。它们肯定天性使然地去不断努力尝试追逐,最后真的不行了,才决定放弃。
但我们人类呢?不少人是那种“习惯性否定”思想的携带者,他们总是习惯去否定身边的一切。开始决定读一本书,刚看了简介,就觉得不适合自己;开始一份工作,还没拼搏,就已经觉得自己做不来了。
这样的人,无论学习多少知识,掌握多少技能,当他们面对难题的时候,只会习惯性地否定自己,而从不愿意去努力尝试一下;即便遇到问题,也不会寻求解决办法,而是习惯性地去逃避这一切。
习惯性的负面思维,对于我们的判断和行动,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它会蒙蔽我们的双眼,让我们看不到事实的全部。甚至还会让你抗拒困难,阻碍你实现目标的决心。
当你习惯性去否定一切时,你自然很难做成什么了。
你无法集中去做一件事
想得太多,而做得太少,就是这类人特征的最好描述。
例如你看了很多文章,说现在这个时代一定要多读书,多看书。然后你兴致勃勃地去购买了一大堆的书回来,准备挑战阅读。
可是第一本才看了几页,你就觉得这本书不怎么好看,转去看第二本书。看着看着,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不吸引,接着又去看第三本书。反反复复,最后,一本书都没有看完,什么东西都没有学会。
你是不是有过类似的经验呢?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事去干,又想把所有事全部一次性干完,可惜往往到最后,哪一件事情都干不成。
有时候做事情,不一定要多而广,只需要少而精就行了。想法太多而无法聚焦在一件事上,经常三心两意,这样子的做法想要成功都难。
记住,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看书,就别想着玩手机。
你对未来没有迫切的期盼,任何人对未来都有期盼,可是并不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迫切的期盼。
没错,你很想将来成为一个厉害的人,只是这个厉害,你做不做到,有时候好像对于你的影响并不是那么大。于是你不断拖延,时间一再被浪费,认为目标晚一点实现也没关系,最后,你就真的什么也实现不了。
很多人对于自己设定的目标就是这样,不死到临头,不会知道事情的迫切性。总觉得自己的人生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是自己在偷懒睡觉的时候,别人已经看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事,每天都在进步了。
人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怎么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做法。然而,怎么让自己的时间变得有价值,就需要我们用心去对待。
如果你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渴望,总觉得日子可以得过且过,那你可能什么都没有做成。当然,这样平淡的人生也是我们一种选择。但前提是,你能够对这种生活甘之如饴,而不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厉害,就去羡慕、妒忌,然后悔恨自己没有努力。痛恨完了,又继续得过且过,周而复始。
有时候我们明知道有些事情应该去做,可是现阶段看上去这些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迫切,对未来缺乏渴望。最终,自己不知不觉地拖延下去,直到真的走到骨节眼之际,才明白到时间的可贵。
这不很可惜吗?
你对做的事情并没有坚定的信念
看到一本书说,坚持去做一件事10000个小时,你就会成为那方面的专家。你不知道事实是否这样,然后半信半疑去做。可才做了不到100个小时,你就觉得没效果,随之放弃了。然后又去寻找其他方法。
当你对要做的事情,没有坚定的信念时,你就会对这些做法产生怀疑。当你怀疑了,你的内心就不会认同这些做法。久而久之,你就很难全心全意地坚持下去了。
这时,你的借口系统就会出来,告诉你为什么行不通,原来方法不好,天气不行,饭菜不香,才最终导致你做不成事。
难道你不知道阅读很重要吗?你当然知道,但你潜意识里觉得,看电视玩手机更好,于是你还是选择了看电视玩手机;
难道你不知道努力奋斗,你的人生会更好吗?你当然知道,但是你潜意识里觉得,现在这样的人生也能接受,于是就得过且过。
我们大脑的神奇之处在于,我们给予它什么样的信念,它就会反馈我们什么样的行为。你对要做的事情,没有坚定的信念,你的潜意识就会对其产生怀疑的态度,继而主导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它们。
只要当你发自内心地觉得这件事可行的时候,你才能够契合自己的价值观,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那个问题。
如果你不认同坚持会带来结果,你只会继续虚度光阴。
既然如此,为了更好掌控自己的人生,我们就要克服影响我们的这些“症状”,那我们应该要怎么做呢?
用积极的思考取代消极的思维
抱怨问题的发生,永远不会让事情变好。否定某个见解,永远不会解决到问题。有时候也许是习惯使然,但当习惯变成潜意识的一部分,我们无形中就会作出负面的决定和行为。
所以,为了更好地努力前进,我们必须把所有消极的思考,转换成积极的形式。当你意识到自己正在抱怨问题时,立刻打住,不要让自己长时间沉浸在这样负面的思维里面。你应该积极思考,怎么才能解决当前这个问题,而不是诉说,为什么问题又发生了,为什么自己这么倒霉。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有问题,正是生活的常态。好比你为了解决知识老旧这个问题,你去报读培训班,进修自己。当你行动起来之后,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你要安排时间去学习,要处理日常工作跟上课的冲突,要重新认识新的朋友,要处理新的人际关系等等。
这时如果你一味的抱怨问题不断出现,那你什么都做不了。成熟的人之所以能被称为成熟,是因为他敢于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对问题视而不见,消极逃避。
不要这么快就给一件事情定性,急于否定自己的尝试。任何时候,好像老虎看到猎物那样,不断努力追逐,解决问题,直到真的不行了,再放弃也不迟。
千万不要一来就打退堂鼓,愿意努力的人,从不会以想着失败来开始行动。
把目标精简成可以实现的数量
目标太大,我们就无法入手去做;目标太多,我们也不知道应该开始去哪一个。当我们开始去做一件事的时候,最好的方法,就是把目标精简,然后为它预留出实现的时间。
逐层细分目标,让目标具体化,可实现
例如你希望一个月看五十本书,每个星期去健身三次,定期参加培训课程等,然而这些目标结合你的个人情况,压根就不能全部做到。你硬是去坚持,最后不是坚持不了,就是三个目标都做不成。
如果你能够把这些目标精简成一个月看五本书,每个星期健身两次,每个月参加相关课程五次,或者以重要性来取舍不同的事项,减少看的书目,增加健身的次数,那么你就能够“以小胜多”,把这些目标逐一完成,而且心理压力相对较小。
化繁为简,是指导我们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针。即便是一个月看五本书这个目标,也最好继续精简。一天看多少页,然后这几页应该放在哪个时间完成。
很多人只会设定目标,却不会安排时间实现目标。如果你定下每天看十页书这个可以实现数量的目标,但你没有安排时间,你依然会拖延下去。但如果你把这个目标,安排在晚上九点钟完成,或者临睡前完成,那么你就有意识去完成。
建立可行的日程表
换言之,你不仅仅要把目标化繁为简,让其变成可以具体衡量实现的行为指导,而且还要为其分配实现的时间。
一旦你没有为其安排实现的时间,你就会继续拖延下去。上午不做,可以下午做嘛,下午不做,就在晚上做嘛。晚上不做,反正还有明天。
这样的结果是什么,我想你肯定知道。
把思考和行动结合起来修整方法
例如你安排在晚上读书这个目标,试过不好,因为会受到家人的打扰,那么调整一下,把这个目标安排在早上吃完早餐那个时段,效果也许就会更好。
所以,遇到问题,首先积极思考,不断用行动来尝试方法,然后微调修正,我们就会更容易实现我们的目标。
最后,当然就是坚定信念,全力以赴去实现目标了。想象一下实现目标之后的美好情景,会给予我们什么样的鼓励?
你实现目标后,有什么样的好事等着你呢?也许,这就是你信念的源泉了。找到它,拥抱它,你就会得到它的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