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亲密关系的人之间,都会有一种归属感,这种感觉让人可以很放松,感觉很安全。
比较典型的就是夫妻间的归属感。在一个叫做家的地方,无论男人、女人,都感觉很放松,很平和,因为他们能从对方的身上感觉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多来自于互相理解、体谅,仿佛心有灵犀一般。
破坏夫妻间归属感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互相猜疑、互相埋怨、不理解、不认同等等。归属感一旦被破坏,必然导致情感链接中断。偶尔的出现,这种归属感还可以修复,但是如果高频词的出现,夫妻间的感情就会出现问题。
其实和和父母间的感情一样,孩子在父母身上也会发现归属感。
不过和父母间的归属感不同的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父母身上寻求的归属感并不一样。
孩子在父母身上寻求的归属感,随着年龄阶段不同而变化,因为孩子想从父母身上得到情感发生了变化。
刚出世的孩子,父母的抚摸、拥抱都是归属感。这个时期的孩子,和父母,尤其是母亲其实是一个共生的阶段,他们从子宫中出来,来到一个非抱持的环境,十分缺乏安全感。所以,父母的拥抱和抚摸都会让宝宝重新拥有了子宫里的感觉,建立归属感。
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开始慢慢熟悉并适应这个世界。其实这个阶段,他们虽然积极的想要探索这个世界,但却很不自信,对未知充满恐惧。所以这个时候宝宝们希望一个熟悉的、有能力的人可以陪伴身边,时刻指导或者保护他们。而这个人选当然是父母。这个时期,孩子最缺乏的是陪伴,所以有父母高质量陪伴的孩子,就会找到归属感。
等到孩子上学后,慢慢的开始学习更多的技能,开始尝试独立。(这里孩子的独立是一个过程,是一种自己做决定的想法,但不能保证正确)这种意识会慢慢的和家长的束缚相对抗,因为家长总想让孩子一直做正确的事。家长会觉得孩子越来越难管,直到12~14岁,孩子进入最叛逆的阶段,家长管这个阶段叫青春期。其实这个时段的孩子,都是在尝试不断独立的过程,哪怕是独立做出错误的判断,也希望自己可以做主的这种情感被接纳和理解。一般家长都不会理解这种情绪,所以孩子们找不到和父母间的归属感,也就出现了叛逆。
我们都知道,夫妻间的感情需要经营。其实同理,家长和孩子间的感情也需要经营。虽然随着孩子越长越大,他们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少,但这不代表孩子不需要和父母间的情感链接了,孩子一直是需要归属感的。
我这一代人,在青春期的叛逆期,和家长在情感上基本是零沟通的,至少我身边的朋友都是这个样子。归属感仿佛突然断裂开来,是在工作后很久又重新慢慢建立起来的。这种破而后立的方式固然能重新建立起归属感,但是曾经受过的伤是不会消失的。如果可以一直保持这种感情线,让孩子一直保有这种归属感,避免这种本不该有的冲突,何乐而不为呢?
归属感是一个隐性的问题,所以常常被家长们忽略。我们家长,应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并正确解读孩子对归属感的不同需求,给孩子营造出具有归属感的氛围,使我们的宝宝能一直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