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我和妻子学习了一门课程,叫做《全能妈妈成长计划》。
今天想要给大家分享的是里面的其中一节课的内容: 孩子应该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
首先,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
因为孩子和谁玩,和谁长期相处这点特别重要。随着孩子长大,环境影响就超过了遗传影响。
我们先想一想,那孩子会从什么渠道结交到朋友呢?
显然在婴儿时期,孩子的第一批朋友就是同一个小区晒太阳的小伙伴,以及家长朋友的孩子们。上幼儿园后孩子就拥有了自主选择的朋友。
说到这里,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儿童友谊发展的趋势有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3到7岁,这个时期儿童的友谊是不稳定的,很短暂。只是简单的玩耍,不涉及任何个人感情,可以称之为是塑料友谊。
第二阶段是4到9岁,这个时候是单向帮助的阶段。你帮助我,那你就是我的好朋友。
6到12岁,是双向帮助的阶段。
9到15岁,就是共享阶段了。
12岁以后,就进入到了自主的相互依赖的阶段。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样看待孩子的交友呢?
作者认为,家长应该本着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积极了解孩子的交友现状,做到心里有数,但是不从语言上行为上直接否定和批评孩子的朋友。我们要深深知道在这一生里,我们对孩子的交友只有建议权,没有要求权。
那为什么要忍住不去要求孩子和谁成为朋友呢?
首先很客观的一点就是你不可能24小时都围着孩子转。其次,所谓的坏孩子真的有标准吗?他有凌霸行为,还是说脏话?很多时候都是家长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加给孩子的。家长要对孩子的交友做到表面上不要求,潜在其实一直给建议,让孩子形成一个建立友谊的基本门槛。
那我们给孩子的暗线建议应该从哪几方面去引导呢?
第一点孟母三迁,居住环境就意味着人文环境。第二点根据自己孩子的自身特点创造一个交友的小环境。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比如人来疯的孩子,可以引导他和安静专注力强的孩子一起玩,丰富他的体验,让他知道不是只有玩疯了才算有意思。内向的孩子可以从单一小朋友交往开始逐渐的增加。性格固执的孩子呢,很容易没朋友,这种情况家长要和孩子聊一聊,告诉他协商和妥协的方法。
和孩子聊天呢,不是非要很郑重很严肃,可以制造一些有意无意的环境。比如可以用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提高孩子的反省和判断力。比如说,可以问:你最喜欢和谁玩?为什么呢?你不喜欢和谁玩呢?为什么呢?你觉得谁为什么生气了呢?这样的一些谈话可以引导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这是社会思维训练的重要方法,也完全可通过正常聊天,甚至睡前聊天完成教育引导工作。
看完这些,你是否和我一样,又学到新东西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