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覃浠
[此阁虽在红尘中,又在红尘外。琅琊之人旁观世间之事,如同看那溪涧流水,知它日夜奔流,却也由它日夜奔流。]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这日子,到底是变了。
依旧是琅琊山,依旧在琅琊阁。
人却不再是从前的蔺晨和苏兄了。
“九兄,今天北边有消息吗?”
“要多北边的,北燕的消息倒是有,要吗?”
“你明明知道我问的是哪儿。”
“此阁虽在红尘中,又在红尘外。琅琊之人旁观世间之事,如同看那溪涧流水,知它日夜奔流,却也由它日夜奔流。”
“哎,我知道你是老阁主最得意的弟子,但你非要学他一样老说这种抽风的话吗?”
说这话时,萧平旌脸上满满的全是嫌弃。
熟悉的神情好似在哪里见过。
已是众人口中老阁主的蔺晨曾站在桥头远眺时感叹:“平旌这孩子,倒有几分那人的风采。”
琅琊依旧,人已不在。
麒麟才子梅长苏。
当年他亲手推入朝局的江湖人。
那会儿,他还是琅琊阁的少阁主,也曾经一脸嫌弃的对父亲说着和小平旌一样的话。
抬起头来一脸的随意。
“有什么事情是我现在一定要知道的吗?”
骄傲耀眼随性该是那时的他所有的代名词。
即便现在想起来,稳重的仿若仙人的蔺晨依旧一脸的怀念:长苏、飞流、黎刚、吉婶……
前尘往事如烟如尘,仿若云散水涸,岂复有重来之日。
当年的他尚有飞流江左盟众人可以调戏玩闹分忧解闷,如今的他,却只有一个人了。
这些年,在这“立于红尘间,却在红尘外”的琅琊阁里,他活的也不轻松。
当年的故事开始于琅琊阁,如今的故事解密于琅琊阁。
这些年琅琊高手榜不知换了多少次,曾经那个金陵城里最明亮的少年也渐渐被是世人遗忘。少阁主蔺九那一句看似抽风的话里不知含着多少辛酸寂寞:“琅琊之人旁观世间之事,如同看那溪涧流水,知它日夜奔流,却也由它日夜奔流。”
知它、由它、任它。
枯燥无味的日子里所幸还有一个朝政尚清的朝局,有一个酷似故人的平旌。
该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长林府二公子萧平旌。
那个有飞流的纯粹,有林殊的赤子之心,有苏兄的睿智,有霓凰的荣光,有景琰的浩气的长林少年。
金陵城内明亮耀眼的少年。
相比于第一部的揪心,这一部显得尤为的温馨。
尤其是长林王府里父慈子孝兄弟和睦的场景,总会让人想起苏兄当年的情不自禁。
犹记得当年长亭相认后苏哥哥带飞流去穆府拜年。去前还要暗暗的找个借口,“一会儿吃过早饭,我带你去穆王府,那的花更好看。”故意的漫不经心却一脸腹黑,“别说是我教的啊。”
那个瞬间仿佛看见了当年飞扬又跳脱的林殊,还是当年风华正好时,骄傲又口是心非的少年模样。
那时候只觉得戳心。
也曾经设想过当年的赤焰帅府该是怎样的地方,能够长出林殊那样别致却又不失本性的豪气男儿。
直到见到了萧庭生坐镇的长林王府。
于是感慨,当年苏兄流露出一点活泼傲娇的少年气概也不过就是如此了吧。
当年的赤焰帅府也就该是这副模样。
银鞍白马,满月雕弓。
圣上宠爱,父兄庇护,家嫂照料,若无意外,萧平旌自会在这肆意的人生活过一辈子。
活成林殊当年银枪长矛呼啸往来的耀眼模样。
只是人心叵测,年少不在,风雨骤降。
天翻地覆。
当年的靖王府不知何时挂上了长林王府的匾额,也不知当年世人有意遗忘的赤焰帅府如今成了什么模样?
还有没有人用那双洞彻所有真相的眼睛一脸哀伤的看着苏兄:“这是赤焰帅府,是我小时候经常玩耍的地方,先生可愿,陪我进去走走?”
还有宫墙内那一句无限深意的对话。
“起风了。”
“不,不是起风了。是这宫墙内,这风从来就没停过。”
……
如果可以,我宁愿说《风起长林》是《琅琊榜》的前传。
人果然是贪心的。
当初见苏兄无奈之下伤了亲朋时伤感的神情,曾经无数次的幻想当年的金陵城该是一番什么样的景象。
如今见到了,反而又开始怀念从前的苏兄。
尤其是萧平旌坐在济丰堂的小院子里一脸的无奈:“烦死了,只要沾上这些朝堂之事,就难免有些矛盾的地方。有些看起来根本就无解。所以我才说,还是江湖悠远,舒服自在。”
那飞扬跳脱的模样,像极了当年的林殊。
只是他终究不是。
只愿悲剧不再上演,惟愿赤子之心永在。
此情仍在,此血长殷。
风起时,铁弓空念,对风起庙堂。
长歌起,少年侠气,歌吸海垂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