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容
配图:木容
说话是一门艺术。会说话的人,在人际交往中,令人倍感舒适。
那么,怎么算好好说话呢?
我想到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背景:母亲正在厨房做饭,父亲在玩游戏,孩子一个人在玩水。
女:你能不能管管孩子?
男:他一个人玩得好好的,没事。
女(愤怒大吼):什么没事!你看看孩子都搞成什么样了?你还打游戏!这个家是我一个人的吗?
男:你先不要激动啊!
女:激动?谁让我激动的?我一天为这个家做这么事,你永远看不到我的付出,我的难处。只有你一个人上班累吗?谁不辛苦啊?孩子也不管,家里的事情永远不上心,你呢?游戏就是你的全部……
这位母亲一直在倾诉自己的不易。而那位父亲只是听着自己的妻子不断的牢骚,因为听过太多遍,他永远都在心里嘟囔着:我上班也很累呀,只是打游戏放松一下,我也不是天天都在打游戏。
一顿操作下来,气也气了,骂也骂了,但是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根源在于两个人的沟通,都是无效沟通,而且充满暴力。
那么,《非暴力沟通》就是解读如何好好说话。
01 本书核心要义
非暴力沟通,首先需要我们去认识什么是暴力沟通。诸如前文的提到那段对话,便属于暴力沟通,这样的对话在一些家庭中屡见不鲜。
非暴力沟通主张让尊重、理解、欣赏、感激、慈悲和友情来主导生活,而非自私自利、贪婪、憎恨、偏见、怀疑和敌意。
关于非暴力沟通的四个基本要素:
1.观察:清楚地表达观察结果,而不是判断或评估
2.感受:表达感受而非评论
3.需要:说出哪些需要导致那样的感受
4.请求:提出具体的请求而不是抽象的请求
基于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现在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前文的对话,就会发现,无论是妻子还是丈夫,每一句话中都包含着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和判断,没有人清楚地表达了事实,更没有人提出自己真正的诉求。
这便导致了沟通中出现沟壑,我们自己走不出去,别人也走不进来。
书中还指出可能阻碍交流的的因素:
1.道德评判:
不要将道德评判凌驾于人际交往之间,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和自由,这需要我们具有包容心。当然,也不要与价值评判混为一谈。
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生命的需要怎样才能得到最好的满足。
——《非暴力沟通》
2.进行比较:
我相信,活在“别人家的小孩”的阴影下的朋友不在少数。我们很爱做比较,从小时候开始就被父母拿去和别人家的小孩作比较,长大后似乎自然而然的,自己也喜欢作比较。
如果真的像过上悲惨生活,就去与他人作比较。——丹•格林伯格 《让自己过上悲惨生活》
3.回避责任:
《非暴力沟通》中指出——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动负有责任。我们常用“不得不”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不得不”一词往往展现的是“备受煎熬”。
其实,在“不得不”之外我们是可以有“选择”的。找到行为的动机,那么我们的行为就会从“不得不”转变为“我选择做******是因为我想要******”。
一旦意识不到我们是自己的主人,我们就成了危险人物。
——《非暴力沟通》
4.强人所难:
我们要区分请求和命令之间的区别。一般来说,家长、老师、上级领导总是有着某种权威,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含着威胁。
人们越是习惯于评定是非,那他们也就越倾向于追随权威,去获得正确和错误的标准。一旦专注自身的感受和需要,我们就不再是好奴隶和好下属。
——《非暴力沟通》
02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
如前文所述,我们要做到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也要规避阻碍我们沟通的四因素。
但是如何去改变当前的沟通模式,我将书中的建议总结为:做自己的主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用心地倾听他人。
1.做自己的主人
我相信,从小每一个孩子都被赋予了许多期待。久而久之,在我们的认知中,会有一种被认知的期待,或者说“人们期待我怎么做”。
事实上,我们不需要为任何人负责,除了自己。我们要坚持自己,前提是遵纪守法,符合善良风俗。很巧,前段时间,我写了一篇十分文艺的文章,就是讲要遇见自己,与自己同行。
在本书中,作者提到个人成长的三个阶段:
“情感的奴隶”——我们相信自己需要为他人负责;
“面目可憎”——我们渐渐发现,为他人的情绪负责,牺牲自己迎合他人,代价实在太大;
“生活的主人”——这个阶段是乐于互助。我们帮助他人,是出于爱,而不是恐惧、内疚或惭愧。
但是生活中,大多数人都会停留在第二阶段。
这令我想起了一个可能不太恰当的例子——电视剧《双面胶》中李亚平的母亲。这个角色就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一心为儿子。
她将自己的儿子视若珍宝,一心付出。所以,她也希望儿媳也能像她一样——一心为她儿子付出。她觉得,女人就是应该这样。但是儿媳胡鹃是新时代的女性,哪里认这样的条条框框。所以,她觉得自己的付出在儿媳这里没有得到应有的回应,便将一幅“一心为子女好”的苦大仇深的模样对准胡鹃。
以前我只觉得这样的婆婆太过分,没人性。但受到《非暴力沟通》的启发,突然发觉,李亚平的母亲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从来没有作为自己活过。
其实好好想一想,一辈子将希冀寄托在别人身上的人,永远都是将自己的需要踩在脚下的人,一旦寄托磨灭就会坠入深渊。不可否认的是,她成长为传统意义上的妻子和母亲,成长为别人期待中贤惠的样子,但从来没弄懂自己到底为什么活着。每个时代的人都有属于时代的烙印,李亚平的母亲所带的烙印更多,她只会停留在了第二阶段,不明白自己真正的需求,更不可能理会胡鹃的需求,把自己埋在面目可憎的模样中。
我们要成为自己的主宰。这句话并不容易。
下次如果有人再和我开玩笑说:你的眼睛那么小,去割一个双眼皮吧。
我想我会回敬一句:关!你!屁!事!
当然,我得用一种更为礼貌的方式回敬:请!圆!润!离!开!
甩掉别人的定义,无惧外界的流言,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2.勇敢地表达自己
《非暴力沟通》一书中提出,我们要勇敢、真诚地表达自己的需求。
这个需求,包括表达关爱、请求帮助,表达感激,甚至是表达愤怒,但必须是“合理的愤怒”。
而表达这一切的前提是表达具体的而非抽象。
我们传统文化表达含蓄而内敛,这种文化根脉使得我们大多数时候的表达属于“有话不直说”。再回到文章开始的时候提到的对话。其实那个妻子最根源的需求,不过是得到丈夫的体贴。但是她却从孩子玩水的事情出发,说了一堆对丈夫不作为的批评,对自己的需求只字未提。她希望通过这些语言让丈夫明白自己的苦楚,但是她没有想过,不说清楚,别人不会真正理解。
前段时间听到一位母亲愤怒指责自己刚毕业不久的孩子“不孝”!这个事情竟然和书中提到的其中一个案例几乎如出一辙。
这位母亲的表达是不合理的,即表达内容模糊不具体,表达的愤怒不合理。
含糊不清的表达,并没有让沟通发挥作用。如果再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建议那位男士问问母亲:请您说明,怎么样做才是孝顺。
愤怒不合理的说法是基于书中关于“愤怒”的观点:愤怒是我们的思维方式造成的,其核心是尚未满足的需求。也就是说,我们愤怒是因为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例如,那位母亲完全可以说:“我生气是因为我希望你每周都能回家一次”。在我的臆想中,我觉得那位母亲只是希望孩子给予更多的陪伴。
当然,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表达感激,尤其是对亲人的感激。对于亲人,我们总是更为吝啬言语。
我们要突破传统内敛含蓄的文化,准确清楚表达,减少误解,消减摩擦。
3.用心地倾听他人
《非暴力沟通》认为,倾听需要我们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倾听是一个很困难的事情。我们容易在倾听的过程中不自觉的给出建议、进行比较、开始说教、企图安慰、陷入回忆、否定他人、表达同情、无端询问、直接辩解、立马纠正等等。
尤其当别人倾诉自己的苦恼时,以上任何一种方式的介入对话,都是不对的。
前阵子好友谈起失恋,我似乎立马就代入自己对失恋的看法。我并不是在倾听她的声音,而是在肆无忌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读完整本书,我觉得自己真的令人讨厌。这似乎就是生活中那些“好为人师”的人,是我自己也不喜欢的那种人,但自己却成为了那样的人。
倾听是有力量的。在倾听时,示弱是对诉说者最大的尊重,这将令我们充满共情能力,我们不再肆无忌惮表达观点,而是安静地聆听诉说者的声音,感受其处境,不评头论足,也不打算改变什么。这样的倾听,安静且温情。
《非暴力沟通》一书,令我惊奇、惊叹。它是价值观,也是方法论。
03 文摘
1.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克里希那穆提(印度哲学家)
2.批评往往暗含期待。对他人的批评实际上间接表达了我们尚未满足的需求。
3.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直接说出需要,其他人就较有可能做出积极的回应。
4.如果我们的意思含糊不清,别人就难以了解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5.我们需要放下已有的想法和判断,全神贯注地体会对方。
6.爱惜自己的关键之一是同时包容那两个不同的“我”:一方面包容对过去的某种行为感到后悔的“我”、另一方面包容采取哪种行为的“我”。
7.我生气的原因不在于别人做了什么,而在于我怎么看待对方及其行为。
✨阅读|自律|生活|成长
每一种努力都为了热爱的生活,然后赤诚地成长。
喜欢记得点赞➕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