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这本书原因有二:一是它的点击量让人不容小觑,二是封面,简约不简单,妥妥的北欧风整合我胃口。
从文章的逻辑来看,想→看→爱→孤→慢,由外而内,由思想到行动,层层递进,符合读者们的认知顺序和逻辑方式。
看的过程中虽觉是一大批鸡汤文大集合,几次有丢一边的冲动,幸好每篇都不长,不知所云和高深莫测的直接跳过,但其中不乏让我受启发的几个点。
1.实在弄不懂,他为什么说自己就该不耐烦,这明明是你的工作,既然你选择的工作就是机械地做一样的事情,这份工作给你带来的是体制内的稳定和安稳的待遇,你就应该承受一些无聊的枯燥啊。可走着走着,忽然我懂了,的确,他应该不耐烦。毕竟,他这么年轻,却过上了每天重复的生活,日子像上了发条,除了循环就是循环,日日夜夜,每天都是这样。这样的生活,能耐烦吗?~李尚龙
感想:是啊,我既然选择了体制的安稳就该忍受体制的枯燥,或者在现有的体制内做点什么,也比无所作为只会抱怨来的强。
2.健硕的身体和丰沛的心灵才是储存财富的粮仓,没有一个人可以无视这两样上苍最宝贵的赠予。~周小北
感想: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不能因为暂时的年轻就掉以轻心,毕竟我也33了,体制和身材都开始走下坡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与其哀怨岁月无情,不如做青春的操盘手,我的命运应该掌握在我自己手中。
3.情绪主要来源于我们对事情的解读。当我们感觉受到伤害时,其实和别人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他们触碰到了那片我们自己都不能接受的脆弱和伤痛,当我们感到愤怒、伤心和痛苦时,是因为只从自己的角度和感受去看事、看人,只用自己的经验和经历去评判他人,只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观点和情绪,没有看到事情的全相。~海蓝博士
感想:反省点今天路怒症发作,跟老公的失信有直接关系。说好的年前要收的项目又说改到年后,其实这件事情无所谓好坏,只是我们个自的解读不同。
4.世上正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待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待在一起是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一个人真正想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的话,只有让自己安静下来,潜下心去钻研,与孤独为伴。孤独是一种心境,整天为利益得失追名逐利者,一贯浮躁焦虑的人,永远体会不到孤独之美。拥抱孤独才能真正与自己的内心对话,灵感创意在孤独中萌发,卓越思想在孤独中发芽。在某种意义上说,能忍受多大的孤独,就能创造多大的成就。
感想:我发现自己独处能力很差,总会让自己忙不停,即使偶尔闲下来也是呼朋唤友。试想自己都不喜欢自己,不享受和自己的时光,又何求别人的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