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绿骏马
如果你入住一家酒店,看到两种上网付费方式,一个是20元1小时,另一个是50元1整天,你如何选择?
我会毫不犹豫的选择50元1整天的方案,因为50元非常划算。抛开不想上网的问题,就消费本身而言,我们无从判断当地上网费的高低,但当商家提供选项之后,就有了衡量标准,于是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判断。
这里的20元被称为锚点,它将你带入一个特定情境,你在衡量比较之后,确认50元即划算又便宜。
行为经济学家认为人是非理性的,人只有到了具体情境中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比如,你涨了工资,每个月能多挣1000元,你非常高兴。可是,你发现你的同事每个月涨了1500元,比你多500元,你还会和刚才一样高兴吗?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大概你同事的幸福感也来源于此。
比较在我们不知不觉中发生,商家先为你放下一个锚(20元),你先入为主拿到一个基数,之后不自觉的得出一个被设计后的答案(50元)。但我们依然认为自己是理性的,眼下的事都是判断得出的结论。
从侧面可知,通常说的选择之难,多半难在基数不确定,两者或三者没有可比性。比如退伍战士在衡量转士官还是复员问题摇摆不定,因为结果都是不确定的,只有经历了才知道,所以选择起来会很难。如果任何事只有一个选项,就不存在选择焦虑问题。
请看下图:你认为两条线,那条线更长?
猜你会说上面这条,因为它看上去的确比下面的长。
如果你用尺子量一量,会发现,两条线一样长。为什么会这种?是直觉告诉我们的答案,导致得出错误的结论。
《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认为大脑有两套系统,即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2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例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
系统1在很多时候会给我们带来认识上的偏差,但从人类进化史看,这种错误是情有可原的。为什么我们更容易轻信呢?因为同不信相比,轻信能够增加生存概率。当你是一个原始人的时候,草丛中忽然发出声响,可能是藏着一只狮子,可能是一阵风,你信狮子还是信风?轻信最坏的结果是白跑一趟,虚惊一场。不信的结果是成为狮子的早餐。你的消失带走了“不信”的基因,而“轻信”的基因得以存活,人类得以繁衍。
人类进化是个漫长的过程,系统1在此起到绝定性作用,因此它最先预装进我们的大脑,随时应对危险发生。但不幸的是,现代社会人类随时面临死亡的危险越来越少,而系统1依然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当机立断的决策能力不减当年。没有系统1,我们无法生存,甚至可能没有情感、情绪,这是大自然留给我们的认知方式,不去推理,就能做出决策。我们不能菲薄和藐视,反而应心生敬畏。
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这个世界过程中,出现了系统2。因为不进行复杂运算,逻辑推理,人类将无法应对文明化进程的需要。系统2运行的速度很慢,所以我们的决策往往被系统1抢先。当你未经大脑深入思考得出的结论,多半是系统1的答案,这些答案占到了决策的90%。
系统1是快思考,系统2是慢思考,大脑一贯作风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以此降低能量消耗。
系统2平时负责解决难题,一般是些理性的、需要运算推理的问题,比如“明年总共多少天假期”、“2017×2018=?”等。系统1看到类似问题会闪到一旁,交由系统2处理。系统2一次启动需要耗费很多能量,还会伴随着瞳孔放大、心跳加快、血糖降低,所以我们懒的用脑是有原因的,甚至决定放弃思考。
如果长时间不开启系统2,人会走向两个极端,容易过度自信或过度悲观。自信时,哪怕缺乏关键线索、相关信息,逻辑一塌糊涂,大脑都会分泌出多巴胺,让自我感觉良好。这时,人们根本意识不到自己回答的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知识储备,仍信心满满的给出答案。无知者无畏,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心理学家还得出一个结论,“跟得到一百块钱的愉快相比,失去一百块钱的痛苦更大。”比如,你去做一个大的手术,大夫告诉你,这个手术有90%的成功率,你做不做?
当然做啊,90%已经很高比例了。
但这位大夫用另一种方式告诉你,这个手术10%的概率会失败,你做不做?
让我想想,给老婆打个电话先。
90%的成功率与10%的失败率,从数学角度来说是一回事,为什么你的反应变了?是我们的心理机制作用,因为失败是损失,损失是痛苦的,失去的痛苦远大于得到的快乐。所以你要想一想,你开启了悲观的情绪开关。这些心理机制仍处在直觉(系统1)范围内,依然没有调用系统2去分析成功与失败之间的逻辑关系。
由此我们了解,人并非是理性的,大多数时候都处在非理性的状态。我们是我们自己的老板,但老板背后还有老板。你的命运你说了不算,要看你的后台老板喜欢直觉多一点,还是思考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