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年感”
写中年的文章,没有一篇不是饱含热泪,中年就是个极其脆弱还要咬牙硬撑的年纪。我一直厚着脸皮把自己当青年,国家不是规定65岁之前都算青年吗?中年急啥呢。
可今年,我有强烈的“中年感”。
一方面是家里的事情,有很多的感想以后我会找机会写出来;另一方面,是年龄刚好到了我计划寿命的中间点,而我的身体却突然出了点毛病。
一场感冒引发了绵延不断的咳嗽,去医院拍片,肺没问题,却带出了一个“胰头变大”,待查。
这一句“待查”,可太令人不安了。
变大也许是指长了不该长的东西;不该长的东西,有良性的、恶性的;恶性的东西是什么,大家都懂。
但这个莫名其妙的胰头到底是什么、在哪个部位?我完全没概念,现在也只是知道应该是胰腺的头部。
胰腺我和你也不熟啊,干嘛突然冒出来吓我?
想来想去,最大的原因恐怕还是因为到中年了。青年是人找病,而中年开始病找人了,身体会提醒你,通过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
和朋友一起吃饭,本意是想安慰我一下,结果聊来聊去不知怎么提到了另一个癌症刚手术的人。我忽然想起来,他得的就是胰腺癌啊!
怎么那么巧?吓得我魂飞魄散!!!
我发现,我比自己想象得还要怕死。
想到死,我的第一反应是“我不能死啊,我还上有老下有小呢!”这句话,可能让对面还单身的女友听着很别扭,没有小也一样不能死啊?!
但这就是我当时的真实反应,在那个特殊的时刻脱口而出了,显然已经没力气考虑周全。
我这才意识到,中年最大的困境就是:你不是为自己而活,也根本不懂爱惜自己。
02 你为谁而活
一个人不为自己而活、不按自己想要的方式活,会有什么问题吗?
前半生可能显不出来。年轻的时候,就算你想为自己而活,也不一定有那样的机会和心智。
我们可能为父母而活、为朋友而活、为社会而活,总之,没有一套完全属于自己的人生逻辑。
中年危机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到了中年,如果还从来不知道为自己而活,也找不到今后适合自己的活法,就会出现危机。
提醒你的可能是事业受挫、可能是一场病,也可能是某人的离开。
这个时候,你需要静下心来好好琢磨一下。
你累吗?
为什么?
以后怎么活,还这样吗?
四十不惑,说的就是这件事。
心理大师荣格,最擅长研究中年危机。他认为,中年危机的实质是缺少内心的整合。
中年之前,你可以没有连贯的自我,没有符合自己价值观的行事逻辑和生活方式,但是中年开始,你可能就得有了。
一个中年人,待人处事变得世故、甚至显得没什么原则都没关系,但是光有“外圆”不够,还要有“内方”,内心要清醒,不能一片混沌。
因为你要面对的太多、太重,如果内心没有这种稳如磐石的支持,就会变得慌乱、茫然、焦虑。
而危机的另一层含义,就是转机的开始。
李咏的同事,央视的张泉灵,42岁选择离开央视。
对于这个选择,大众猜疑、领导挽留、家人忧虑,但她说,“虽然没有了25岁的优势,可是再不开始就43了。其实,只要好奇和勇气还在那里,什么时候开始都来得及。”
她做投资人,上综艺节目,和原来在央视绷着的那股劲完全不同了;
61岁的王石,突然谈起了恋爱,下厨给小明星做红烧肉。经历股权风波、放权退休等等大起大落,他和大家不看好的小明星还一路走着,满脸甜蜜;
50岁以后的李宗盛,变成了手艺人。亲手做琴,还给孩子们做饭,甚至上美食杂志谈做菜、在美食节目中担任评审,“50岁以后的生活反而比之前的更简单。”
他也再婚。林忆莲如果嫁的是此时这个李宗盛,还会是那样的结果吗?谁也猜不到结局。
为什么拥有世俗意义成功的中年人,也会这样突然画风一变?
可能世俗的成功,常常要用扭曲自己来换,这样的生活过一辈子,也许就太长了。主动或者被动地换一种活法,很可能是他们找到了某种应对危机的方法。
不管这画风大家喜不喜欢,至少,他们在试图靠近生活、靠近更真实的自己。
03 中年的活法
听说有病之后,我马上终止了一件事,这件事已经困扰了我好几个月拿不定主意。
它有非常美好的部分,但也有非常糟糕的部分,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都超出了普通事情的强度。
打个比方,就像喝酒、网瘾、熬夜一样。
你会因为贪恋那种高强度的美好,而忍受那些糟糕的部分。你其实也明白,这种事情有危险,但是现实中它并不显得那么危险啊,反而看起来还很有点好处。
就像一个被厚厚的蜜糖装饰过的陷阱,你忍不住就想陷进去,陷进去还就不想出来。
《自愈的本能》中说过,人总是能找到一大堆理由,来维持一段和自己本质价值观冲突的东西,漠视这种痛苦,让它日复一日不断对我们造成折磨。
我们的身心是一体的。
长时间容忍一份榨干你心血却回报很低的工作、一段令你痛不欲生的关系、一个让你倍感屈辱的环境……这些痛苦最终会通过身体表现出典型的应激障碍症状:无法解释的疲惫、高血压、长期感冒和感染、心脏病、肠疾和皮肤问题等等。
可你为什么要容忍呢,肯定是还有所贪恋;但放在生死的立场来考虑,它们都会显得轻薄,完全没必要纠结。
一直在给自己做减法,但这一次的刺激,还是让我痛下决心,把残存不多的“不值得”也一并减掉。
生命如此宝贵,一丁点也不想浪费在不值得的事情上。只想珍惜真正和生命有关的东西,珍惜我爱、也爱我的人,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可舍不得的。
文章《梁冬揭秘:长寿的终极秘诀》中讲到一个观点,最靠谱的养生方法就是做一个尽量天真的人,健康的源泉不在于身体,而在于心性。
天真,就是按生命自然的逻辑做事,不纠结。
如果你觉得一个人讨厌,就不要和ta继续纠缠;
如果你觉得一件事让你烦恼,就不必非要这么做;
如果你想养生,就按照自己身体的规律来。
实际上,因为关注心理,我和自己的心倒是越来越近,但和身体好像一直很隔膜。
我对身体的感觉非常麻木,有没有问题都要等医生来告诉我,就好像自己全然没有知觉一样。
我过于强调精神层面的享受,却忽视它赖以存在的基础,这有多么可笑?
长期用电脑、经常不好好吃饭、懒得运动、还会晚睡,像这样,得个消化系统的疾病还算冤吗?
所以我要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多关注身体的感觉。
我很难坚持一定强度的锻炼,所以不敢乱下保证,但至少,以后无论有多忙,我都打算像向日葵一样,以太阳为令,只要阳光普照没有雾霾,就出去走一走。
听起来并没多难,为什么以前就做不到?
当我有强烈情绪的时候,我也要关照一下身体的感觉。
昨天小男人惹我生气的时候,我没有立刻发作,反而去感受了一下愤怒在身体里到底是什么。
那是一股热热的、闷闷的空气堵在胸口,我第一次认真地体会它,只过了几秒钟,热气竟然就消失了,我好像也不生气了。
之前恐怕都是生活在一个假身体里吧,我和它的关系到底是有多差?到了中年,也该好好伺候一下自己的皮囊了。
写在最后
人就是这点贱,不管谁走了,顶多震惊几分钟,不超过一天就该怎么样还怎么样了;只有亲手拿到自己的检验报告,才能真老实那么一会儿。
不锻炼的也锻炼了,不养生的也养生了,爱生气的也知道调节了;凡是经历一场大病还能活着的,都能做到乐观豁达。
而好好活着的人,却偏偏喜欢每天折磨自己。
说来也奇怪,我在听说“待查”消息的时候虽然吓得够呛,但是当天晚上我却睡得很安稳。
我很怀疑,尽管我在意识层面如此胆小怕事,但我的内心还藏着更深、更天然的智慧,它告诉我,不要那么担心,担心是无益的。
也许,我们总是忽略生命自带的智慧,它们明明就在那,我们却不予理睬,只管忙着在外面抓来抓去,一刻也不肯停下来。
中年,大概就是给你机会重新找回那些智慧,用自己的体验开始真正地生活吧。
不听别人怎么说,先听听自己怎么说;
不再给自己添那么多累、做那么多不必要的事;
也不要给自己设限,想做什么马上就去做。
很多人因为害怕被伤害,连朋友都不敢结交,但你为什么那么害怕别人的伤害呢?你不肯投入真心,别人也不会真心待你。
你失去的,一定比这些伤害还多得多。
我很庆幸从来不怕袒露真心,所以扛不住的时候我知道可以打给谁。虽然信错人的时候也会有,但是现在能留下来的朋友,都是人到中年最可贵的宝藏。
别害怕,别纠结。中年的活法,其实不过一句话:不怕这个世界伤害你,就怕你自己伤害自己!
· End ·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推荐作者,阅读推广人,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喜欢解读心理书,让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关注主题“了解自己”和“美好关系”。
这是我的“心理健康与科普”系列,如果您看了有收获,请点赞鼓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