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首诗,写到一半,
手机就莫名的自行关掉。
再打开,电还多,诗已然灭失,
不过我还部分记得起来。
遭遇神秘断电,虽然惴惴不安,
但我的意志要求我继续。
除非再一次被莫名的关机,
否则,我就要把它记起并写完-----
你本可以逃亡他国,去任个风流宰相,
荣华富贵一辈子。但你没有,你依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直到抱石投入汨罗江中,你那是爱国主义!
屈子啊,你的天问,
一连写了373行,1560字,
提出了173个石破天惊的问题。
你直问得人神共愤了,所以你必死。
你问天问地问历史,
问完历史问现实,问罢后羿
问褒姒......问得贵族和楚王,
在宝座与王位之上,如坐针毡。
你问得我瞌睡不止,
迷糊睡去,并做了一个梦。
再现了夏朝王宫里的两条神龙,
苟且之后留下的神秘液体。
在历经两次改朝换代之后,液体
以一只元鳖的形象,爬出了木匣子,
让一个年幼的宫女怀孕,许多年后,
宫女未婚生下一个女婴,悄然弃之草丛。
那一对落难的姒姓夫妻,
捡拾女婴而去,逃往褒国 。
女婴长大了,出落为倾城倾国的美女,
入得宫廷,为褒国国君献予周王以保命。
镐京为犬戎攻陷,周幽王被弑于宫外的骊山,
于是,司马迁找到了狠毒的王后褒姒。
她不爱笑,幽王为博取一笑而烽火戏诸侯,
最终,演变为狼来了的故事,西周亡国了。
于是,«诗经·雅 瞻昂»写道:
哲夫成城,哲妇倾城。
懿厥哲妇,为枭为鸱。
妇有长舌,维厉之阶。
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
匪教匪诲,时维妇寺。
诗写周幽王昏愦腐朽,
宠爱褒姒,以致被她专权,
任用奸人,迫害贤良。
此诗实为胡乱归罪,是诗经里的糟粕!
«史记·周本纪》曰,"褒姒不好笑,
幽王欲其笑,万方故不笑。"
以王后一人之笑而灭却天下百姓之笑
史家司马迁也是错怪了褒姒。
唐人卢照邻 《十五夜观灯》写道: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也错以为周幽王千金买褒姒一笑,
以致亡国。褒姒竟然两千年后投胎而来,
在曹雪芹的«红楼梦»里,为人肆无忌惮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而屈子在楚辞«天问»里写道:
穆王巧挴,夫何周流?
环理天下,夫何索求?
妖夫曳炫,何号于市?
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君王的暴政,听信奸臣的谗言,
迫害忠良,搜刮民财才是亡国的主因。
所以,屈子说,周幽谁诛?焉得夫褒姒?
周幽王为谁所诛杀呢?怎么得是褒姒呢?
纵观中外之古时,不都一样吗?
红颜祸水,被纳入古希腊神话,
海伦引起了争风吃醋。一只木马,
在特洛伊战争中毁灭了一个城邦!
«诗经»不能免俗,司马迁不能免俗,
卢照邻不能免俗,以致曹雪芹也......但是,
爱国大诗人屈子,虽然生在2000多年前
却有着更为准确的历史观!
当然,还有后世诗人唱评褒姒:
天生丽质本情长,因遇痴迷转作殃。
不笑只缘忧世道,无辜偏选入宫墙。
声传缯帛原臣佞,烽举骊山乃帝狂。
继后几经移国祚,倾危岂尽属红妆。
多么ok的评价,美人不笑,
岂是故作姿态逗起闹哎?
那可是忧国忧民!至于周幽王
非要任性的烽火戏诸侯,与褒姒何干?
再回过头来看,我为何被无端关机呢?
原来,我准备写这首诗时,误解了屈子,
准备对他进行批评,而后来,我瞌清了原委,
虽然指责了诗经大圣们......屈子实属伟大啊!
最后,为屈子卜得一卦,
很是贴切。作为结尾:
憔悴无人问,林间听杜鹃。
一声山月笛,千里泪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