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二三 写正史的工科硕士】
文:李彦
上下连载!盗文抄袭必究!
李景隆:大明最草包的二代
明初“靖难之役”的四年内战最终以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而告终,建文帝朱允炆作为失败的一方不可避免的被官方刻意的抹黑和遗忘。但因朱允炆主政期间所施行的政策以及个人的性格特征,与中国古代儒家道德价值观相吻合,因此数百年来人们对其有着发自内心的同情。
同情之余,大家也会很好奇明明坐拥天下之利的建文朝廷为何败给区区一镇藩王。虽说一场大规模战争成败的原因难以归结为单个因素,但作为能够决定历史变化走向的人,毫无疑问必须承担最主要的责任,而作为朝廷军第二次北伐主帅的李景隆则是这群失败者之中的最为无能之辈。
一
李景隆的身份在明初可以说是身份最为崇高的二代,他的父亲李文忠是朱元璋的亲侄子,一生追随太祖南征北战,常作为一方主帅单独领军功勋卓著,名列功臣第三,仅次于徐达、常遇春。但相较于徐达、常遇春草根出身,岐阳王李文忠的亲属身份更为崇贵,其长子李景隆在明初朝堂之上自然也是帝国最耀眼的明日之子。
建文帝朱允炆:能力不足却获得人们的同情
这李景隆生的器宇轩昂,眉清目秀,进退举止雍容有序,翩翩然一副公子形象。位列朝堂之时,在一群五大三粗的勋贵衬托下,显得格外亮眼,连朱元璋都多次瞩目称赞。可谁会料到,出落如此人表的李景隆却是个实打实的绣花枕头,坑了建文帝叫苦不迭。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案爆发,朱元璋在杀害处置一批嚣张的将领之后,将获得信任的功勋家族成员调任五军都督府各职,以期成长培养为帝国军队的核心有生力量。洪武后期,一大批受到太祖绝对信任的将领如徐达、李文忠、沐英等接连逝世,朱元璋将这些勋贵中已经成人的儿子调往军中任职历练。
徐达长子徐辉祖、李文忠长子李景隆可谓这些新一代勋贵中的重点培养对象,多次被派遣到湖广、陕西、河南等处督备练兵,李景隆在陕西执掌西蕃贡马事务时还曾佩平羌将军印讨伐叛乱的羌族部落,李景隆受到的关注和期望不可谓不重。谁料在三年“靖难之役”中,作为燕王朱棣亲家的徐辉祖都能顽强抵抗、至死不降,而作为建文帝表亲的李景隆却是两面三刀、辜负众望。
二
李景隆的具体生辰文献已不可查,只能通过其父亲李文忠来简单推断。岐阳王出生于元朝至元五年,即公元1339年,假设李文忠二十岁左右诞下长子李景隆,而朱允炆出生于洪武十年(1377),大致可推断李景隆年长朱允炆十余岁。这种同辈分的表亲关系之下,朱允炆自然会对李景隆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再者他的翩然风采连朱元璋都称许,所以朱允炆继位后更是会对其信赖有加。
李景隆步入明廷核心的初始条件已经具备,而且他平时与方孝孺、黄子澄等人私交较好,在建文朝重用文官的背景下相较于其他功勋阶级有着更好的平台,但是他的上升仍需要一定的功绩来获得更多的政治筹码。
洪武三十年八月起,李景隆便受命佩征虏大将军印前往河南练兵,与燕王朱棣的同母兄弟周王朱橚的防区重合,李景隆也对周王封地及其护卫军较于他人更为熟悉。因此,朱元璋去世的当年七月,建文帝接到“王与燕、湘、代、岷四府通谋”的密报,便立即派遣曹国公李景隆突袭周王府,押送周王及家眷赴南京,后被罚往云南。李景隆以其在建文朝首次削藩的行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给建文朝臣留下深刻印象,当年十二月同时进魏国公徐辉祖为太子太傅,与李景隆一同掌兵对抗燕王。
而当长兴侯耿炳文于建文元年八月初次北伐失败之后,朱允炆便在方、黄二人的力保下迅速起用李景隆,以其为征虏大将军率领号称五十万大军组织起第二次北伐。初次北伐让建文帝见识到了燕王军事实力的强大,因此此役朱允炆调集洪武朝留下的军事将领:武定侯郭英随军北上,老将俞通渊任豹韬卫指挥使为偏将,江阴侯吴高协同耿炳文之子耿瓛等指挥辽东卫兵南下牵制燕军。
建文帝此次对燕军作战势在必得,期待表亲李景隆能够如同逮捕周王一般雷厉风行的解决燕王问题,然而我们刨除李景隆的个人能力不论,单以他的资历是几乎无法驾驭住这些功勋老将,更何况李景隆本就有着“志大才疏”的名声。与并无深厚背景的文官集团相交好更是难以与这些出身行伍的勋将相处融洽,作战过程中两方难以磨合的矛盾也促使李景隆弃旧将不用,大战尚未开始内部便已龃龉丛生。
因此当李景隆作为主帅领军进驻德州收揽散兵的消息传至燕军军中,燕王便大喜过望:“李九江,纨绮少年耳,易舆也。”战争的结果也确实如预想的那般,李景隆趁燕王北上进围北平,却在燕王世子朱高炽的积极防御下不利撤退,紧接着在郑村坝与回援的燕王大战失利。退保德州后于建文二年二月西援大同再败,从德州一路溃败至济南,再无战意,而济南也得于盛庸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才得以完存。
三
李景隆的此次兵败可以说是靖难之役的转折点,朝廷军虽有第三次北伐,但实际战略态势上,朱棣已经完成对朝廷军从积极防御到主动进攻的战略变化,而接到战败消息后的建文朝廷更是引起轩然大波。
李景隆自洪武二十年随冯胜北伐,后又赴湖广、河南、陕西练兵,且曾领平羌将军印平定西蕃叛乱,他的实战经验和军事指挥能力是得到老一辈将领的认可的,在功勋二代之中能力属于佼佼者,因此朱允炆等才敢放心的将兵权交由于他。
但就在李景隆率领大军进攻北平之时,燕王却不顾部下劝阻胸有成竹地亲率主力北上进攻大宁,而当朝廷军即将攻破城门时,身为主帅的李景隆却颇耐人寻味地阻止了部下瞿能父子的攻势,“令候大军同进”。
此外,李景隆在德州兵败时,并未将作为北伐基地的德州的战略物资撤走,而是慌不择路的逃奔济南,德州“粮储百余万石”并其他物资尽数归于燕军。朱棣得到这些粮草大喜过望,要知彻底治理京杭大运河之前的洪武时期,每年通过运河输往北平的粮草不足五十万石。
自然,李景隆的这些不同寻常的行径引起了朝廷方面极大的猜忌,连此前极力举荐他出任主帅的黄子澄,在朝议时亲自抓住李景隆,要求迅速诛杀他以谢天下。时任吏部左侍郎练子宁更是当廷痛声疾呼:“即陛下赦景隆,必无赦臣!”然而建文帝心慈手软,始终无法下定决心,最后以震怒而罢朝。
捡回一条命的李景隆经过此事后彻底与建文朝廷决裂,也坚定了他全盘倒向燕王的决心。但身在南京的他日子却并不是那么好过,建文帝念及亲情不愿令他难堪,但方孝孺等人却不会轻易放过他。每当战事不利之时,这一众朝臣便会将他拎出来胖揍一顿。
燕军在建文三年冬战事胶着之际,直接率军南下试图破除战略困境,建文四年正月末便到达徐州。南军主力分散在山东一带,仓促间难以回援,建文帝便立即组织朝臣商议方略时,方孝孺见李景隆安然自若,越想越恼怒,一把抓住他:“坏陛下事者,此贼也!”不待朱允炆回话,大臣郑公瑾等十八人跳起群殴之,差点将李景隆当场打死。
四
遭到这些腐儒连番羞辱的李景隆也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建文四年六月初九,燕军逼近京师,仅相隔三十余里,慌不择路的建文帝第二次派人向燕王求和。也许是朱允炆仍然信任李景隆,也许是朱允炆知晓李景隆脚踏两只船,派其前去可以使朱棣同意和议。但不论怎样,李景隆就这样鬼使神差的担任使者,名正言顺的前往燕军大营。
李景隆到底和燕王谈了些什么我们已经无从得知,但从他后来打开金川门的行为不得不怀疑他提前与朱棣有过密谋。而后六月十三日南京城被围之时,逐渐走向绝境的朱允炆亲自手刃徐达第四子徐增寿,获知消息后的李景隆便联合谷王朱橞立即开门迎降。
打开城门之功以及此前各类“默相事机功”,投奔燕王的李景隆摇身一变成为了永乐朝靖难第一功臣,但不仅仅建文旧臣对之恨之入骨,燕王旧部朱能、丘福等亦是耻与同班。
朱棣即位成为明成祖后,大封功臣,以李景隆最为隆盛:“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曹国公,加食禄一千石,子孙世袭。其赏白金四百两,文绮四十表里,钞四千贯。”
本来作为前朝降臣就是一件违背当时人们价值观的丑事,为时人不耻,即便得到朱棣假兮兮的册封,李景隆也更应该诚惶诚恐、远离政局。谁知李景隆却仍然恬不知耻的出入朝堂,心安理得的位列臣班之首,贸贸然真把自己当成靖难第一功臣。
李景隆的羞耻行径,明成祖虽也耻之却也不便责难,但燕王旧部都按捺不住了,“诸功臣咸不平”。以李九江的投机行径,为其组织罪名十分容易,永乐二年此前被李景隆抓捕的朱棣之弟周王弹劾他受贿,刑部尚书正赐弹劾他招募死士有不轨之心,接着成国公朱能联合其他官员直接以谋反罪名弹劾李景隆。
满朝文武一攻击,朱棣便顺势将李景隆赶出朝堂,此后又以其弟李增枝私募家丁为由剥夺其爵位,并抄家限足。此时已年过半百的李景隆痛苦不已,还曾绝食相逼,但结果竟是绝食十日不死,最终卑劣的活到了永乐末年。
谁能料到以功被封岐阳王又是皇亲国戚的李文忠的子孙竟然落得如此地步?李景隆首鼠两端的行为最终是两边都不讨好,同情建文帝的后世文人将靖难失败的责任全部归结于他,而已经取得胜利的永乐朝为了笼络人心自然也要表现出谴责叛徒的态度。
可悲的李景隆最终成为了建文、永乐两方的出气筒,其自身经历和事迹被或多或少的修改,完全成为了人们的笑料谈资。
我想,当李景隆悲凉的苟且等死之时,想起他每次器宇轩昂的站在洪武、建文、永乐三朝,会不会替自己感到羞耻呢?
参考文献:
[1] 吴如功.建文政局与洪武勋贵家族[J].
[2] 晁中辰.李景隆与建文殉国[J].
[3] 徐世平.当亲情遭遇政治[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