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是2016年09月04号出生的,到今天刚好是两周四个月。小家伙的出生使我又多了一个父亲的角色。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调整着自己的状态。我之所以运动、读书,有很大原因是因为儿子,我希望能用自己的行动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使他也能成为一个爱读书,爱运动的人。让读书和运动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伴随他一生。
小家伙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很多,个头已超过餐桌的高度。从一开始的咿咿呀呀,到现在“爸爸”、“爸爸”的叫着。他那奶声奶气的声音,在我听来就是这全天下最好听的声音。
由于工作的原因,我不能天天陪在孩子的身边,只能周末才能看到小家伙。每一次见面都能感觉到他的变化,可能是因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的原因吧。我在家的时候,小家伙就特别喜欢粘着我。
“爸爸,你看。”
“爸爸,你过来。”
“爸爸,这是啥?”
“爸爸,看书。”
“爸爸,%#@……挖土机。”
小家伙的每一个声音,都能触动到我的心中最深处,幸福之感不能言语。
上周日的晚上,宝贝儿子趴在床上,拿着一本被他撕的七零八碎故事书,冲我说:“爸爸,你干啥呢?”我说:“没干啥,我感冒了,你最好离我远一点(我逗他说)。”小家伙说“爸爸你感冒了。”他边说边出溜一下下了床,靠在衣柜的门那里,用小手指着我说。我冲他点了点头,谁知小家伙随后的动作出乎我的意料,他一手托着自己的小下巴,一手叉腰做出沉思状,随后说:“爸爸,我有一个好主意。”我立刻从床坐起来:“你有什么好主意?”他走过来,拉着我的手:“吃药。”一边说着一边把我拉到次卧,因为次卧的桌子上放着一些家庭备用药,小家伙竟然可以和我简单的对话了!不过,随后我俩的对话,基本就是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完全不在一个频道上。这真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啊!我在高兴的同时,心里却有一丝遗憾。不在家的日子里,我到底错过了儿子多少成长的瞬间呢?
这时的孩子是对父母最依恋的时候,只要我和妈妈在家,不管他在忙什么,都需要有一个人陪着。只要一走开,他就“妈妈、爸爸……”这么不停地叫着。儿子在玩儿的时候,我一般都会跟在他的身后,只是跟着,他就玩得很开心。可能小孩子在玩耍的时候,需要得到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吧。
我仔细观察过好多次,小家伙对玩具的要求并不高。随便一个东西就可以玩的很开心,例如空水瓶、小木棍、纸箱子、小凳子,只要我们配合他一块儿玩,都可以玩好长时间,并且玩得特别开心。
他会冲着空水瓶喊:“有人吗?”;他会拿着小木棍敲敲这里,敲敲那里,并且来回好几圈,乐此不疲;他会站在一个大纸箱里面,站起来蹲下去,并且咯咯地乐着;他可以跪在地上推着小凳子,在客厅里四处飞奔。小孩子的世界,大人总是看不懂,他们的快乐是如此的简单,小家伙只是需要父母的陪伴。
孩子对父母依恋的阶段其实并不长,也就这么几年,所以我愈加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陪他一起玩,陪他一起闹,陪他一起笑……陪着孩子一起成长,可能是对孩子最好的礼物吧。
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想把一些我认为对的观念传给他。
希望他坚强,所以要求他自己跌倒了自己爬起来。有时摔倒了,自己一边哭一边往起爬,我的心里也是特别不忍。但是为了孩子,我很少把他抱起来。一般情况下,我会过去问他:“哪里碰到了,爸爸给你吹吹,立马就不疼了。”在孩子的心里,父母吹的气就是仙气,一给他吹,就不那么大声哭了。过一会儿,也就忘记碰疼的地方,自己又跑去玩了。
希望他走路看车,注意红绿灯。所以,一有车从我们身后或者身边过去,就赶紧停下来,并告诉他“有车,咱们等一会儿。”现在他对车很敏感,比我们大人还小心。一有车过来就会说:“有车。”然后,停下自己的小脚步,看着车走后,自己再走。
……
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例子,这些都是在陪他的过程中,不断教给他的。我从一开始菜鸟式父亲,逐渐进入父亲的角色之中,也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好父亲的方式方法。在这段日子里,我也深刻体会到身教胜于言传的重要性。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这句话说的一点也没错。
陪着孩子一起成长,不仅要求孩子要有成长,做父母的也需要做出表率。在我认为陪伴式家庭教育对孩子心智的健康成长特别重要。小孩子的童年不仅仅是玩具、零食,更主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和关注,因为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