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中间,杂乱无章的摞着一堆稿纸。稿纸旁,静卧着两只黑色中性笔,其中一支已没了笔帽。书桌右角,摆放着一个体积不大且做工粗糙的黑色砚台,砚台内的墨汁已干,残留的黑色碳粉散发出一缕淡淡墨香......
书桌上面的各种物件,也包括稿纸,已蒙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在透窗而入的金色斜阳的辉映下,房间里的一切,似乎多了某种梦幻。
这,就是那年那日的父亲的房间。
这是父亲去世之后,我第二次去他的房间,主要是为了清理物品。而头一次去,是在他葬礼的前一天,我拿了相关物品就匆匆离开。
这一次,时间比较充足,内心深处好像有个声音提醒我:眼前的一切,马上不复存在了,一定要用心铭记。于是,父亲房间里的各种遗物,深深烙在我的脑中。
老旧的床铺,蒙灰的书架,遗留的书报……不过,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摞堆放在书桌上的旧稿纸。
我坐下来,打开它,慢慢翻看。父亲的笔迹很工整,相对于他孱弱而年迈的身体来说,他的书写很有力量。我的思绪停顿片刻后,开始放飞......
因为身体不好等原因,父亲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退休了,退休工资很低。退休后,他在自己任教的中学拿过补差,在熟人任职的职校教过政治。那些年,乡村和县城都没有培训市场,老师不好赚外快。为减轻七口之家的经济负担,父亲尝试过养鸽子等觉得有望增加收入的事情,但都未能成功。
父亲41岁时,有了我这个排行老幺、也是唯一的女儿。在我成年以后,他断了赚钱念头,报名上了老年大学,开始重新做起了学生,学习诗词写作。
00年前后,江夏的公交线路很少,老人日常出行一般靠步行和坐麻木。父亲舍不得坐麻木,通常会步行至2-3里外的老年大学上课,课后再慢慢走回来,几年如一日,几乎风雨无阻。不上课时,他多半会呆在家里读书看报写诗词,并乐在其中。
02年年底,父亲终于搬到老年大学附近居住,他的上学之路,就变得方便起来。
父亲一直不会用电脑,所以家里稿纸特别多。稿纸上,经常写得密密麻麻,到处圈圈点点,看得出,他留下的诗词是经过反复推敲多次修改的。
对于父亲学诗词的爱好,年轻时的我,几乎不屑一顾。我和母亲都觉得写诗词要耗费大量精力,又产生不了价值,还不如吃好喝好睡好玩好。那时的我,把“价值”和“收入”简单地划上了等号……
然而,人的思想,常会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
从未料想,曾对父亲写诗词不屑一顾的我,如今却干着雷同的事情。
所不同的是,父亲写诗词,我写随笔;他用稿纸改,我在简书改;他用笔头写,我用手机或电脑写;他记录他的生活,我记录我的生活。
父亲的稿纸,是根植于我的心灵深处的种子,是我学习用文字记录人生的原动力,也是我真正理解他充满凄凉与热爱、充满失落与奋斗的一生的重要媒介。
父亲,曾给每个孙辈写过饱含着期盼、鼓励和深情的诗词。年轻时的我,总觉得那是在作秀。后来,我才悟到:这是一辈子没赚多少钱的父亲,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给儿孙们传递学海无涯的理念。
我曾对娃说:人,一辈子都不能停止学习。你看家爷爷,年近八旬还在读书写字呢。看他若有所思的样子,我知道,这就是父亲所遗留的、宝贵的无形资产。
随着年纪增长,我会觉得世间很多事情真的有着某种机缘。
还记得微信的张小龙说过:我跟Pony写邮件说要开微信这个项目的那个晚上,如果我跑去打桌球了,可能就忘了这个事情,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也可能微信不是现在的样子。
我想,如果没有那天下午整理父亲房间时看到稿纸的触动,如果没有看到同学招募千字文写作群群员的朋友圈,我很可能不会走进小小的千字文写作群,也不会在简书平台写文字。
这个写作群确实很小,我入群两年以来,人数最多时未超过20。因为,群规严格:每周写一篇千字文,不按要求完成者发百元红包,连续两周不完成者,发百元红包自动告别。
两年来,我和群友们一起,或拖延纠结,或咬牙切齿,或绞尽脑汁,或轻松愉悦,不知不觉写了一百多篇文章。
前几天,群主发了个圈:一起走过99期了,致打不散拖不跨的我们!看到这个,我很感慨,也很开心。
昨天,看到简书推出一段话:亲爱的简友古月一品包,截至2019年3月14日,你在简书共写过106篇文章,这些文章获得了226个喜欢。说实话,看到这些,我也很开心。
因为,我深知,如果跟很多朋友相比,我写得并不多也不好,文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行,条理性和简练度也不够......但是,跟一年或两年前的自己比,我觉得还是有进步。
我之所以坚持,主要是受父亲的影响,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想用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孩子:哪怕是做平凡小事,哪怕是做包子卖包子,要想真正把这件事情做好,也需要不停学习。
哪怕,现在的他,像年轻时的我一样愚钝,也没有关系。我想,只要他真正了解他的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人生一定会产生影响。
转眼间,父亲去世已近五年,我写简书已整两年。
偶尔,会有朋友说:喜欢吃老胡做的包子,喜欢看你写的文字。每次听到这些,感到开心的同时,我也感到全新的压力。
我深知,自己资质有限,从没想过当作家,也没想过靠简书赚钱,只想用心记录自己和家人平凡生活的点点滴滴,包括创业的心路历程、世态冷暖、生活的苟且及诗与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