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每时每刻,我的脑子里会闪现出很多的念头,会罗列出一个又一个的计划,盘算着一个又一个假设。
早上5点,闹钟响了,睁开眼睛,看了一眼手机,脑子里想着起床吧,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忙,打开听本书,闭上眼睛清醒一下吧。再睁开眼睛的时候6:10,刚刚那本书讲了什么?好像只记得开头的时候提到了“选择”。打开手机,看了一篇《认真走》的推文,伸个懒腰,从床头滚到床尾,又滚了回来,下床走了几圈。换上练功服,坐在床边。呆滞几秒后心里有个声音“去练习呀”,往后一倒,大字形又摊在床上。声音渐渐弱了,听着呼吸声,起身,铺开瑜伽垫,从拜日A,到拜日B,站立位,坐立位,后弯,倒立,躺下来休息。心里的声音又清晰了,多躺一会吧,把脑袋放空,练习完就是要多休息一下的。
脑子里冒出之前高教上课的一个提问:"你们留意过作出选择的那个间隙出现的念头吗?”
来到书桌前,看到自己罗列的英语学习计划,修改了好几番,得出来好几个假设,但请假从四天已经延长到十天了,自己还是没有想好怎么开始。
8点,心里说,把洋葱吃了吧。走到厨房,拿出洋葱来到水池边,削了一个土豆,一个胡萝卜,洗了6颗青菜,把塔吉锅架在灶上,放入切好的土豆洋葱,葱姜蒜末,煮了一会有香味了,切了一个茄子放进去,放上青菜,淋上调料,起锅吃饭。饭毕,洗完餐具,把水池旁白的洋葱放回菜箱。
回到书桌前,刷看一圈朋友圈,把得到的订阅看了一遍,打英语卡。
10点,突然想把人生拐弯处的碰到的三个老师写出一个故事来,打开电脑之前,打开了手机的APP“趣配音”听了几篇,从选中的几篇英文版中配了一个中文版的。
10:30,洗漱,换衣服,心里想着穿裙子吧,把短裤T恤套在了身上。看到地板上的头发,10:50,时间好像不够吧,洗好拖布,看着明亮的房间,10:55,没有想想中那么费时间,索性收拾一下书桌,把垃圾袋换上,收拾出门,比平时早出来5分钟。
地铁上,心里说看会书吧,打开背包,摸摸kindle,拿出了手机。看了几个公众号推文,想着自己的公众号打算什么时候更新。 上课,下课后过了马路,直奔上次发现新开的那家“锡纸花甲米线”上来之后“锡纸包住的碗,用花蛤熬的汤煮的米线。”没有太多的特别。
上了地铁,计划写拐角故事,细化了一下英语的学习计划。出了地铁,好热。脚跟着地,外侧,内测,往下推,换脚。到了瑜伽馆,2:30,给快没电的手机充电,只剩下kindle了,看了一会,有个概念弄不懂了,闭上眼睛想想吧,再睁开眼睛4:20了,概念早就忘了,打开笔记,继续看,写写画画,把导图画了两遍,概念好像清晰了一些,头脑也清晰了。5:40了,准备上课。
回家的地铁上,自然的拿出kindle把课前没有看完的部分看完了。
走在路上突然问了自己一句:为什么自己的作出今天的选择?
答:没有好好想,惯性吧
问:习惯是怎么形成的?
答: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呀!大部分时候都是这样。
问:为什么每个人做出的选择会不一样?
答:想法不一样吧,每个人的认知层面不一样,看问题的高度也不一样,做出来的选择当然也就不同啦。
问:什么是我认知的上限?
答:见识,你不知道的怎么可能想到。
到家了,好像很有道理,但又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本来打算吃一个桃子,顺手又洗了一个甜瓜,切水果的当下回顾了这个选择,惯性大于理智。理智是说不吃,惯性没有考虑太多,觉得开心就好了。
回顾了一天的选择,有良性的惯性,有无意识的惯性,有好奇心,有目标导向……但是大部分都是无意识的惯性。当你面临一个选择的时候你没有选择,那本身就是一个选择。
"你留意过作出选择的那个间隙出现的念头吗?”
想要是心里的愿望,选择是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