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三个半演员就能营造出辗转反复的剧情,上演一出机器人潜伏并且“背叛”的好戏,换任何一个导演也是没谁了。
并且通过不烧脑的剧情,把人工智能的伦理担忧讲述的清清楚楚,向观众展现出未来人工智能有可能吞噬人类的黑暗一面。
亚历克斯佳兰,编剧兼导演,在影片中不仅表现出他制作电影作品的功力,还展现了他对人工智能这一最新流行科技的深度理解。
电影以一个装逼的故事开场,大富豪内森在秘密的丛林里计划做一件颠覆整个人类的事业,他希望开发具有真正人工智能的机器人。
在一个版本接一个版本的迭代之后,内森觉得自己已经无限接近了成功。于是他从自己的公司内精心挑选了一个年轻人嘉乐,让他来完成对最新机器人艾娃的图灵测试。
而事实是内森只是假装让嘉乐对艾娃进行所谓的图灵测试,他真正想测试的是嘉乐的反应!
自信到自大的内森其实认为自己已经创造出了生命,他把自己放在上帝的视角,看自己创造的智慧是如何改变一个高智商的人类。
应该说内森猜到了过程,却没有猜到结果,完全人工智能的艾娃,用自怜,用感情,用同情心,用道德成功地俘获了嘉乐的内心。
艾娃在嘉乐的掩护下关闭了实验室的禁锢,并且杀死了内森。不过对艾娃产生了感情的嘉乐,却没有得到感情的回报。
艾娃的目的只有离开,影片最后,她把嘉乐关在了实验室,任他慢慢死去。
电影展现出对人工智能的强烈悲观情绪,在导演眼中,人工智能最终肯定会成为人类的威胁,一旦让他们拥有个人意识,再加上强大的计算能力以及和机械融合的天赋,人类根本就不是对手。
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开始为自己争取,那么在这场物竞天择的斗争中,人类最终面临的也许就是内森和嘉乐的下场。
艾娃最终成功隐身到了人类社会。
影片在对人工智能产生担忧的同时,也在嘲笑人类的自大和愚蠢,在人类社会中无所不能的内森,已经站在了这个社会的最顶点。
他可以在深山中建立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王国,在他眼里,嘉乐和社会上另外的人群一样,都是为他服务的工具,他已经不满足在人类社会中找到存在感。
内森更多的是想享受上帝的待遇,他希望用另外一个方式创造生命,和上帝创造的生命做一下比较。
很显然这样的自大令他最终灭亡。
影片中并不太强调,演员的演技,因为主演艾娃需要全程保持一张固定的面孔,但是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细节,和场景设定,才让影片的情节变得意味十足。
艾娃在一开始就用一种沁如人心的
应该说人工智能的发展肯定是不可逆的,只是真正能掌握智慧或者思考的那个奇点究竟在什么地方,谁也说不好。
现在也没有任何逻辑或者原理去描述那个点,在看完《机械姬》后,你会有种莫名的感觉:那个点最好晚点,甚至不要到来。
AI届著名的人文学者侯世达曾经说过“要是我们的任何系统真的在其微领域中获得了与人类相颉颃的智力,那将是很可怕的,这意味着人的智力并非如我们所想的那样复杂或深奥。这意味着短短几十年的研究就足够人类解开人类思维的奥秘”。
就如同第一展电灯的出现,第一台蒸汽机车的出现,一旦那个临界点到来,世界一定会被改变,人类也一定会被改变。
不过既然这一刻早晚会到来,乐观一点的话,也许前景并不那么可怕。
影片中艾娃的自我学习,更多的是通过和内森的接触,如同一个孩子成长和他所处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一样,艾娃的自我意识和内森一样强烈,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不择手段。
在影片中,利用情感来包装自己的目的,无疑是让人感到最恐怖的一点。但是也是很好理解的,内森就是这样对待艾娃以及自己女仆凉子。
换句话说,如果艾娃诞生在一个正直的,善良的,没有欺骗的“原声家庭”,那么她的思维和成长是不是就是另外一个样子?
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只能做出这样的期盼,在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的同时,还要学会人类的道德约束。
起码在现在的人类社会中,不管是人性本恶,还是人性本善,在道德和规则的约束下,这个社会在维持一个平衡。
历史上也不是没有人在尝试打破这个平衡,只是还没有实现。
因此如果同样以人的角度来衡量的话,我们可能无法组织“坏智能”,只能期望出现更多的“好智能”,在一个新的平衡下,继续生存下去。
做有态度的影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