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苟志于仁矣,无恶也。恶与过不同,恶可以遽(ju)免,过不可以遽免。贤台蘧伯玉,欲寡其过而未能。圣如夫子,犹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况于学者,岂可遽责其无过哉!至于邪恶所在,则君子之所甚疾,是不可毫发存而斯须犯者也。苟一旦而志于仁,斯无是矣!
作者:陆九渊
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即不会犯上作乱、为非作恶、也不会骄奢淫逸、随心所欲。而是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 做坏事与过失不一样,做坏事是可以避免的。贤良如蘧伯玉,也想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如圣人孔夫子还说:“给我增加几年的寿命,让我在五十岁的时候去学习《易经》,就可以没有大过错了。”何况学者,岂能就只责备他们无过就行了!至于过分的事情,则是君子所远离的,是不可能耽误片刻在这里的。如果立刻下定决心立志为仁,就没有大的错误了。(以上翻译欢迎友们补充)
蘧伯玉(约前585年-前484年以后),姬姓,蘧(qú)氏,名瑗(yuàn),字伯玉,卫国(今河南省卫辉市)人。春秋时期卫国大臣,大夫蘧无咎之子 。主张以德治国,执政者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感化、教育、影响人民,体恤民生,"无为而治"的开创者。病卒于任上,谥号成。作为孔子的朋友,奉祀于孔庙东庑第一位,后世追封内黄侯。(来自网络)
诗中作者节选的有关“蘧伯玉”出自《论语·宪问篇》,大概是讲蘧伯玉是一个富于自省精神的人。有一天,蘧伯玉派人来拜望孔子,孔子向来人询问蘧伯玉的近况,来人回答说:"他正设法减少自己的缺点,可却苦于做不到。"来人走后,孔子对弟子说:"这是了解蘧伯玉的人啊。"蘧伯玉每一天都思考前一天所犯的错误,力求使今日之我胜昨日之我;他每一年都要思考前一年的不足,到了五十岁那年,仍然在思考之前所犯的过错。所谓"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
还有一个关于蘧伯玉的故事。有一天的晚上卫灵公和他夫人南子一同坐在宫里,忽然听见有一辆车子过来的声音,到了门口,就不响了。南子说:车子上的人,一定是蘧伯玉。卫灵公说:你怎么知道是他呢?南子说:从礼节上讲,做臣子的人,走过君上的门口,一定要下车,看见了君上驾车的马,一定要行敬礼。这些都是表示着敬重君主的行为。凡是君子,不肯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就放弃了他的品行。蘧伯玉是个贤人君子,他平日服事君上很尽敬礼,这个人一定不肯在暗昧的地方失了礼的。卫灵公差了个人去问,原来果然是蘧伯玉。
以上两则故事跟此诗是有联系的,作者通过此诗想对人们说的是只要立定行仁的志向,起码不会做出坏事,最要紧的是下定决心,并且日省吾身。像蘧伯玉那样,年过五十还在反思昨日的自己是否有过错。正如孟子言:“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蘧伯玉的贤从来面对自己的过错到知错能改才成就了他一世的英名。陆九渊通过孔子和蘧伯玉两人的故事说明,人只要正视错误且改正错误就如同立志于仁。
我是挹洗俏月,这是今天的阅读分享,祝您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