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我没有机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因为也许就再也见不到你。明天我要离开,熟悉的地方和你,要分离,我的眼泪就掉下去……”
一想起八月末,是个对很多都要说再见的时节。我的脑中情不自禁回荡起了这首《再见》的旋律。和明天的最后一次游泳说再见,和最后一次志愿说再见,以及万千中的许许多多,还有亲爱的亲人朋友们。
如果说这个暑假有什么让我后悔的地方,就是饮食的不规律,导致我减肥没成功,还贫血很严重(站起来都要靠着墙缓上十秒钟)。另外一个就是,在今年寒假我要减少“无谓社交”,那些随口答应下来的一场电影,那些随口答应下来的一顿饭。并且,我希望,九月,一切顺利,而我必定会为之付出努力,心血与真诚的热爱。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看一部综艺叫《中餐厅》?我是没看,不过,“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这句话在我的推送里多次出现,也不得不引起了我的注意。
“听我的,一个人说了算,这个事情不需要讨论。”
“所以我建议你依然还是听我的……”
网友们戏谑地将此命名为“明学”,显而易见,黄晓明的这种语言表达暴露出了当下人们交流方式的某些弊端。在我看过的一个公众号中,那位作者将这种现象归咎于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导致人们忙,永远没有时间和耐心。
而我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的父系家族和黄教主有着共同的说话特征:独断专横的情绪化交流。并且这种说话的方式陪伴了我二十年,在显性隐性地影响着我。
受我年龄的影响,我还是从我的爷爷说起吧。我的爷爷这辈子对我奶奶的态度应该是拥有绝对的威严,说一就是一,说二就是二,不容得反驳。我的奶奶和爷爷凑合着过了一辈子,自然也受了不少的气。可能爷爷是村支书的原因,要拿出干部的气势出来,但是从我的大伯和父亲身上来看,这少不了基因的遗传。我不知道我的父系家族是从哪一辈开始,遗传了这种独断专横的性格与脾气。在这里,我统一将之称为“低情商”。
曾经在读者上看到过一句话“高情商,就是对最亲近的人也保持着起码的尊重。”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身边的人,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很受大众欢迎,大家都想和他(她)一起玩的人,除去他(她)们有钱有势有能力的可能,大多因为他们好相处,为什么好相处,因为情商高。他们知道如何去把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更好的沟通交流,把握现在很流行的一个词语“分寸感”。
而独断专横的人自以为自己想的都是正确的,不需要别人的建议,其实也都不过是自以为是而已,最后大都败在了交流不通上。
我们不能阻止基因对自身发展的影响,正如我们不能决定我们的出身,而我们能做的就是优化自己,因为我不想让我的下一代和我,或者说,和我的父亲一样,活在独断专横的家庭。
(此文用以批判我的父亲,因为他已经不止一次地说过,在这个家我没有说话的权利。我八十斤的拳头抽得你认不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