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头 字数:1684字
【书名】:《刻意练习》
【作者】:Anders Ericsson Robert Pool 著 王正林 译
【篇目】:第6章: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P223—P254)
匈牙利心理学家拉斯洛.波尔加和其妻子克拉拉以自己的三个孩子为实验对象,刻意培养他们,结果这项实验取得了空前成功,他们的三个女儿都成了国际象棋大师。以这个例子着手,作者讲述了成为杰出人物的路线图:
001、第一阶段:产生兴趣。
这个阶段发生在幼儿时期,扮演重要角色的是父母亲。父母以成就为导向,花大量时间陪伴、鼓励和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玩乐中建立对某一事物的浓厚兴趣,并向他们传输重要的价值观如自律、刻苦、负责任以及建设性地运用时间。可以让好奇心和求知欲强烈的孩子找到最初的动机来探索或尝试某件事情。此外,兄弟姐妹间的竞争也能激励孩子参与并兴趣盎然。
002、第二阶段:变得认真。
这个阶段主要是小学时期,在激励孩子、让孩子保持兴趣和动机方面父母依旧发挥着重要作用,此时另一个重要角色——导师,隆重登场。虽然教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导师或许并不是这一领域或行业的专家,但是他们擅长教学生,知道如何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有动力不断前行和提高水平。不过到最后,最重要的角色还是要由孩子自身扮演。孩子体会到刻苦学习带来的回报,会变得越来越能够自我激励,这样动机就不再仅靠外部供给,而是自然而然喜欢并内生出源源不断的动力。
003、第三阶段:全力投入。
这个阶段主要发生在12-16岁的年龄阶段。此时,动机完全靠学生自己保持,不过家人依然能够发挥重要的支持作用,如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支持。这个阶段是高水平导师需求。学生会继续以高强度练习和参加竞赛不断创下新纪录,可能很艰辛很孤独,但是结束这个阶段后,将收获巨大回报,成为杰出人物。同时作者还探讨了如是成年后才开始刻意练习可否取得成功,可以吸取的经验是:尽管成年人的大脑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不像儿童或青少年的大脑那样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但依然能应对改变和学习。其次,如果成年人足够刻苦,我们的大脑还是会找到相应办法的。
004、第四阶段:开拓创新。
这一阶段的他们早已经在各自领域成为杰出人物,而且因为一直的刻意练习,他们甚至达到了另一个新高度。虽然创新的过程漫长、缓慢、反复,但是这些创造型天才会绞尽脑汁在各种道路上摸索、不断尝试做不同的事情,直到所有微小的进展累积成重大飞跃,开辟新的天地。这个社会和更多的人能不断前进,这些开拓者功不可没。
005、个人收获与感想:
培养一个杰出人物真心不容易啊,时间、精力、金钱等等。自己有了小孩后,对这个体会更深。虽然我只是想让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还没有希冀到把她培养成杰出人物的程度,但已然深感到做父母的任务艰巨和扮演好角色的高难度。不管怎么样,作者向为人父母的我们提出了这样一个路径。或许我也该好好思考一下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我自己需要去做哪些准备了。
话说回来,今天最大的感想并不全来自这一段,而是前面的构筑大脑回路。下班后练侧方停车时,倒进去两次,都不准,没有停到固定的范围去,虽然使劲回想,却发现自己对侧方停车点及打方向盘的转数怎么也想不起来。虽然侧方停车练的确实不多,只浅浅的练习了两次,就去培训了。可是印象中我觉得应该记得的啊,教练一直说这个不难,当初在练习的时候也没有觉得特别难,好奇怪,一周后回来再次练习,出现的结果竟然是这样的,让我难以置信。
经教练提示后,以前学过的东西才再度还原回来。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件事,突然刻意练习和微习惯中提到过的大脑构筑回路闪现出来,用来解释这个现象再合适不过了。对于接触的新生事物,大脑确实会构筑回路,但要大脑见到指令后做出自动反应,则需要反复的刻意练习,这样相应的神经脉络才会变得粗壮而强大。我只是练习了区区两次而已,怎么可以就奢望大脑做出如此反应呢?要知道,强化神经脉络和创建心理表征可是需要经过无数的刻意练习才练就。明显的愿望和能力不对等。
这样一想后,对建立习惯和刻意练习似乎理解的更深一点了。好的消息是终于抵达了一次问题的本质。结合自己的经历和熟悉的事物去分析道理,那道理才显露生命力,才开始了内化的征程,而要做到完全内化于心则需要在以后频繁运用、总结、指导自己的行为并不断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