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桑叔
在桑叔的后台,出现最多的问题就是:
我很迷茫,不知道要做什么?
我该不该辞职?
我该不该换工作?
....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问此类问题,可见迷茫症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常见症。
原因为何?直接说出来,恐怕有点伤人。但又不得不说,提出这些问题的朋友们,显然欠缺了非常重要的能力 — 独立思考。
独立思考,这句话说来轻巧,但很遗憾,真正能做到的人少之又少。
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只知道背书考试的人是很难培养起独立思考能力的,他们通常会认为所有的问题都应该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其实生活中,同样的问题,对不同的人,答案也必然不同。
在学校的时候,有题目不会做可以查参考书,可以问老师。在家里,生活遇到问题可以求助父母。可是,走向社会后呢?面临重大决策时,尤其是需要自己独立去判断的决策时就毫无头绪,两眼一抹黑,不知道该怎么办。要么随大流,看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要么就胡乱做决定,直到后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最典型的场景就是找工作:
小Z,念书挺好,在大学的时候,一直都是家长老师眼里的乖乖学生,但小Z自己一直不明白自己毕业后要做什么工作,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虽然表面上看似前途无量,但内心实在是非常恐慌。
果不其然,毕业的时候,看着身边一个个地同学都找到了工作,小Z迟迟找不到自己理想的工作,因为根本不知道理想的工作对自己而言究竟是什么工作?
终于,后来找了一个大家都说好的工作,小Z也就去上班了,几年后,才发现自己并不是很适合这个体制森严,甚至有点僵化的大企业,再想跳槽出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丧失了职场竞争力。
上边就是一个因为缺失独立思考的,从而对自己事业失去把控力的案例。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
优秀的人未必是顶级聪明,但一定头脑清楚,方向明确。独立思考能力,应该成为拥有所有的能力的最优先的能力。
雷军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饰你战略上的懒惰”。这句话被很多互联网创业公司的CEO门奉为圭臬,但实际上,这句话同样适合于个人。很多人宁愿在行动上辛苦得像一个劳力,但在思想上做一个懒人。这就是人和人逐渐形成巨大差距的根本所在。
个人缺乏战略规划,没有长期方向,于是在恐惧和焦虑中,用多而无用的勤奋来自我麻痹,缓解焦虑。
体现在学习上,学校里,他们永远是闷头学习,天天背着书包去上自习,牺牲掉额外的兴趣爱好,别人考研ta也考研,别人给什么公司投简历,ta也去投。毫无自己的主张。毕业了,在社会上也是如此,从来不敢自己独立下决定,人云亦云,浑浑噩噩。
这几年,我见识过不少优秀的人,他们虽然在做不同的事情,但通通都有一个特征,擅于对所有的事情拥有自己的判断,虽然有些判断听上去有些和主流看法格格不入。
熊培云说 “这个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独立思考者,另一种是想当然的附和者。前者为精英,后者为“大众人”,区别不在于禀赋,而在于对人生和周遭事物的态度。”
当你开始不再靠询问别人来寻求自己人生答案的时候,你就已经对自己的人生认真对待,成为一个独立思考者了。
这样的独立思考,势必给你带来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