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时光小旅馆》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在1942年美国的西雅图,一个华裔小男孩亨利在一所白人学校里读书,当时日本刚偷袭了珍珠港不久,美国群众对于日本人乃至黄种人都抱有非常大的敌意,亨利在学校里总是受到几个小混混的欺负,没有人愿意接纳他,直到有一天他在食堂工作的时候遇见了同样来工作的日本女孩(父母是日本人但她在美国出生)惠子,随着逐步了解两人爱上了彼此,但由于战争原因不得不面临分别,四十四年之后,物是人非,两人因为重新开业的巴拿马旅馆再次相遇,发现对方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
“那个你念念不忘的人,其实也从未忘记过你。”
这是这本书封面标题下方的小字,是我买下这本书的原因。
今天距离我读完这本书已经过去了两天,回想起这本书的情节,我还是会感到难受,甚至愤怒。
我一点都不喜欢这个故事。一点都不觉得它有多么感人。
02
亨利的父亲是个爱国主义者,即使身在美国也一直关心中国和日本的战争形势,一直为抗日做自己的贡献,他让亨利天天戴着“我是中国人”的胸章,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把儿子送回国读书。但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他很少和儿子交谈,逼儿子讲英语,以一种强硬的态度迫使他融入美国的社会,坚决不允许他和日本人交往......
亨利的父亲是个很矛盾执拗的人,战争在他身上留下了太多太深的疤痕。
我觉得那是中国人都会熟悉的疤痕,生来就刻在骨头上,每每想起都会疼痛的疤痕。
可这样的疤痕亨利不在乎。因为他不是一个中国人,或者他从来没把自己当成中国人。
所以我尝试说服自己理解他的做法,他是一个没有归属的人,他没有“祖国”的概念,不能要求他什么。
我可以理解他一边担忧一边和日本女孩做朋友,可以理解他同情在日本城生活的遭受不公待遇的居民,可以理解他为了保护日本城的建筑欺瞒父亲……
但是我不能理解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为了所谓的爱情,把日本人的东西藏在自己家里。
(那个时候在美国的日本人正在被送往“和谐营”,他们只能带很少的东西,其余大部分都要烧掉处理掉,有些照片,尤其是穿军装之类的照片,如果被美国警察检查出来是会给家庭带来很大祸患的)
在书里,亨利的做法好像被描述的很勇敢,而我只觉得替他父母心寒。一个可以同情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日本群众的遭遇的人,对自己父母的安危一点在意都没有。
(后期父亲发现了他藏起来的相册,骂了他一顿,把相册扔掉了外面,和亨利说你要是去捡就不再是这个家的人,亨利捡了照片,然后说:“我是美国人。”)
我也不能理解,一个可以称之为人的生物,会在自己父亲中风说不出话的时候,会在母亲一人撑着整个家的时候,坐车去很远的地方见自己喜欢的女孩(待了好几天只给母亲留下了一张字条),还想着用“我是中国人”的胸章把她带回来。
天知道我多想抓着他的肩膀问问他:“你的家庭,对你来说,就这么无关紧要吗?”
“父亲确实对你关怀太少,命令太多,你对他感情不深,那你母亲呢?母亲对你也有错吗?”
在我眼里,亨利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恋爱脑,可我并不明白惠子何以让他如此迷恋。
“同命相连”可以解释他喜欢她,但你要说因为这个他做出那么多事情,我觉得多少有点夸张了他们的感情。
我就是不理解他们的感情,我也是从十三四岁过来的,我那个时候光知道“爱情”这个东西,但你要说让我为了一个男生与父母为敌不顾一切,我会觉得这是太不切实际又不值当的事情。
没有亲情的维系,能不能存活到为了爱情奋不顾身的时候都是个问题。
当然我想过,十三四岁还挺小的,总会有点幼稚嘛,但是后文又很快狠狠打了我的脸。亨利反反复复地强调,我十三啦,我是个大人啦,我在中国这个时候都要谈婚论嫁啦!我要自己掌握自己的人生啦!我不要再让别人控制我啦!
总之就是在我崩溃的边缘反复试探。
03
终于吐槽完这个男主和这段让我无语的“爱情”,接下来谈谈我对这本书历史背景的看法。
这是支撑我读完这本厚厚的书的理由,亨利的父亲是我在这本书里最能有所感触的角色。
在日军侵华时期,他为了躲避战乱,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西雅图,他一方面拼命地想把亨利塞进美国的生活中,逼迫他说英语,一方面又那样强烈地盼望着有朝一日可以把儿子送回祖国读书。
我理解他痛恨日本人,了解到那段侵华史的每一个有血性的人,都会痛恨那些残忍无耻的侵略者,更何况他生在那个时代,他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
西雅图的日本城遭受美国警察搜查时,亨利的父亲说过这样一句话:
“是他们,总比是我们好。”
看到亨利同情日本城的群众受到无辜牵连,我一下子想到那段时期我们国家的百姓,他们被日本侵略者烧杀抢掠,侮辱迫害,那些畜牲可曾因为他们无辜放下过屠刀?既然亨利有如此博大的同理心,为何不想想我们那时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国民?为何没有一点点心疼过他们的血泪?
说实话,我并不同情那时在美国的日本人的遭遇,但也并不觉得他们受到这样的对待是正确的,我只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视角,没有亨利那么感同身受。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千万千万永远永远不能忘记历史,我看到亨利的样子,实在觉得太折磨了,我以为在书中会更多的看到在唐人街的中国人的遭遇,他对于战争的认识,对于国家的感情,结果看到最后只是两个孩子的恋爱,恕我实在欣赏不来。
顺便一提,我不觉得念念不忘一个人还能和其他人相爱,要么你就是自我感动其实爱的也并不深,要么就是你在恋爱的时候心里还想着其他人,反正怎样都算不上伟大爱情。
全书让我最想流泪的情节,是中风的父亲听到亨利说会回到中国读书,费尽力气地和他说了声:
“谢谢。”
我一瞬间就被这两个字击中了,他是那么执拗的,高傲的,沉默寡言的人,而他现在呢,他在因为儿子答应他回祖国读书说“谢谢”,他心里得有多渴望回到祖国落叶归根啊?
从这样一个人的视角去看待历史,让我觉得比看两个小孩子谈恋爱更有意义,所以,别念念不忘一个人了,最该念念不忘的,是那段历史,是千千万万受苦的同胞,和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勇士!
当然,前提是,作为一个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