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周四开始,朋友圈关于北京降雪就炸开了锅,还没有到周末,大家开始提前计划如何去拍雪景,打雪仗,以及各种跟雪有关的各种活动。周末来了,可是这场雪偏是不给面子,今天白天,城区的雪愣是没有下下来。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气温没有及时降下来,底层的温度比预想的略高。
当然质疑也是不断来袭。
下午,就有朋友就问我,“你们气象局怎么报的?不是说北京下雪吗?”
“……”确实,这是一个好久不联系的朋友,氛围有点尴尬(因为我已经离开气象局有一段时间了)。
我跟他说,“你哪里看到的?”
他说,“我看朋友圈在转北京要下雪”
我又问他,“你是想下,还是不想下呢?”
他说:“不想下,但是因为你们预报下雪,我原本今天安排好的事情取消了”
我开玩笑说,“你肯定好久没有关注我了,要么对我屏蔽了吧?周五晚上我特地在朋友圈友情提醒了一下,这场雪可能要推后,你没有注意到~”
……
朋友圈里你刷新一下,如果有两条相关的信息同时出现在一页的时候,就足以看出这个事情的热度了。比如这次预报北京的雪。
这几年,公众气象服务得到长足的发展。尤其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发展,也同行催生了各种风格的气象播报体开始盛行,这是一个非常好开始,大家对天气预报的认识也进一步的有了好感,拉进了公众与气象部门的距离。
如果在过去,“北京预报了降雪”没觉得有太大的影响,大家可能也就比平常的预报稍微关注一下而已。可是有了万能的“朋友圈”,似乎没有那么简单。不得不说,微信朋友圈是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很多公众事件起源于微博,但都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得到发酵升级。
毋庸置疑,北京的雪成为了这两天继“某丹出轨”之后的热点事件。各种周末计划着堆雪人、去故宫拍雪景、打雪仗的字眼开始在朋友圈里频频出现,也是得益于“官方天气预报”的指导。
其实公众对于天气预报的关注和转发,从某种程度上来看,绝对是一件好事。说明公众跟气象部门建立了一定的信赖关系。可是谁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最不容易得到信任的部门之一就是气象部门。一次不准可以,二次不准,也没有关系,第三次不准,信任崩塌……可是这样的信赖关系如何维持,是一个大的难题。
我在国家气象部门待过很多年,深知气象部门压力最大的就是预报员。一到关键的天气过程,出现焦虑是在所难免的。天气报的好是应该的,没有人表扬,报的不好,皆来问责。可是稍微有点科学素养的人,都能够知道天气预报的不确定性。但问题是,我国大多数人都做不多这一点,即使是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也未必能够明白。
写到这,我又想起了前段时间,老家地震,一老同学又在我圈里评论说气象部门无能,地震怎么都报不出来。关于这件事,以后找个时间我再拿出来说说。
现在大家所了解的预报,主要依赖于数值模式预报以及预报员的主观经验。普通公众可能并不了解,北京的降水因为地形的原因,真的很难报,降雪更是难上加难。
拿北京这次雨雪天气为例,各家模式对于北京下雪几乎是板上顶钉的事,但是下雪的时段还是有分歧。A家模式据说是预报在了周日白天就有可能转雨夹雪,晚上再转纯雪,B家模式则预测偏晚。最终结论周五给出的结论还是基本以A为主。这次北京的降雪:官方最终得出主要的结论是周日白天雨转雨夹雪,夜间纯雪。
即便是预报出来了降水,什么时间段下,有可能预报员的时间段跟普通公众的认知就会有很大的区别。预报员会为这次是否下雪而担心,但不会为降雪落在当天23点而担心。那么这里就有可能会存在认知的矛盾。
这次公众得到信息是,周日北京就有雪,而且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因为早几天前,官媒确实也是这样宣传的,并且在圈内得到了大范围的传播。也正因为得到了周日有雪的预报和建议,大多数人或多或少会调整自己的日程安排,比如今天我的朋友因为没有下雪,显得有点愤怒。
好吧,这确实不是个人所能决定的局面。天气预报固然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一些不确定性的因素也要存在适当的解释,可以增强公众对气象工作者的理解,同时也可以防止一些天气过热的反应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天气预报的传播大部分时候还是要面对的普通大众,能够准确有效的把关键信息传递出去,在某种程度上比下不下更有意义。在气象工作者和普通用户之间,如果能够达到一种信息的对称,这将是最完美的状态。这也需要千千万万的气象工作人员为之努力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