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1月份阅读了一半。中途整理书房时,一直未找到。准备重新买一本时,又发现了它,这种失而复得的心情是很美妙的。
平日里,和高中的语文老师相知甚少。程老师,反而是相知最多的一位,尤其是经由这本书,我有些理解书名的“优质”和“物语”的含义:师与生两相成长,既是自言自语,又是有所寄托向他而语,在对话中走向优质。
作者说:“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如果能在内心激发出某种类似光亮的东西,自然不会那么容易相忘。”在众多职业中,师生的交往,才是“能在内心激发出某种类似光亮的东西”的吧。那么,反躬自问,在这么多的学生中,我们又和多少学生激发出类似光亮的东西了呢?
很羡慕高中语文老师(其实一直很羡慕语文老师),因为可以名正言顺经由写作这一项,和学生进行文字的交往,继而有更深层次的生命交往。偶尔,我会偷偷去看学生的作文本或者日记本,因为那些文字,在我的数学课上是看不到的。
“真正好的教学与此不同,它就像是对学生一种亲切款待。”互为款待的课堂,才是有生命力的课堂,也才是师生关系建构最为和谐最为有力的见证。是的,师生之间其实是一场“学术交流”,并且是一场“双向的学术交流”,尊重学生,承认学生,信任学生,你比学生多的那一部分,也只有在平等交流的时候才会体现出价值。
一位学生明确向作者表达:我一直与被称为老师的人保持一个界限,他们是过客,匆匆过往的过客。作者说:“我虽不至于认为自己是学生人生中不可或缺之人,但对于学生如此明确的保持与自己的距离,还是有些不适的。”作为小学老师的我来说,就更不适了。因为在小学阶段,你去问学生:“喜欢老师吗?”基本都能听到一句“喜欢”,就算不说出来,或者有反对意见,也会保持不语。而高中生这样的表达,认为“老师是过客”,并不是那个自己应该喜欢或者要亲近的人,是不是显得太“凉薄”?作为成年人的我,其实也很快接受了这位学生的态度。
人生海海,谁都不是谁的谁谁,都是过客。我们没有必要放大作为老师的价值,学生与你交往一年,或者三五年,保持着职业的本分最好。若是与你有缘的学生,你当然可以尽情挥洒职业的热情。
作者还说:“我们的眼神很难在课堂上持续对视。”回想我和孩子在课堂上持续对视的时候,最多的时候是那学生不在状态时,需要用眼神较为长久的对视,而这对视,也仅仅是起一个提醒的作用,甚至是管束,丝毫达不到去互相激励,互相欣赏,互相信任的作用。这样的关于生命更灵性的对视,是需要去培养的。
我也收到一些学生在节日的卡片,大都也是程序化的表达一下。能够写出一些场景,或者具体的事例的并不多,也就是和学生有“思想和心灵的碰撞”的机会并不多。作者说“创造一次‘我和你’的真正对话,而不是‘我和你们’的对话”。这句话,提醒了我。我和学生之间的分享本,还是可以用起来的。这个分享本给出了另一个“一对一”的交流通道,是我在数学课堂上无法实现的。当然,除此之外,我还需要和每一个孩子,去制造出一些刻意的时光,和他们交流。
我也很想在我的学生之间,发生的所有故事,都有一条来自“教育学”的理由,因为这的确是“一名教师存在的价值体现”。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而是师生相长的舞台。
纪伯伦说:“如果他确实智慧,他不仅邀请你进入他的智慧之屋,而且把你引向你自己的心智之门。”我想,好的师生关系,需要以一种更智慧、更人性的方式,在聊天中,在款待中一起成长。
此书,适合所有教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