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下渚湖参观的那天,天气寒冷,风异常的大。但这丝毫不影响白鹭们的聚会。远处的树林,白鹭成群的在树上小憩,白白的一片。下渚湖是一大片湿地沼泽,这里有特别珍惜的朱鹮,但是很少出没。
一路上我思考着朱鹮为什么会这么稀少?有几次差点灭绝了。
下渚湖的尽头,有一个湿地动物标本馆,里面陈列着比较齐全的湿地野生动物,虽然大多数动物早已灭绝,或是很难寻到踪迹。
动物们按照习性分别陈列,有食肉动物,食草动物,飞鸟,昆虫等分类。
我一边观察,一边思考。
生命的展现出来的样式,是如此的繁多和美丽,无论植物还是动物,无论什么样的形态,都是生命的容器(或是基因的容器),在漫长时间里,不同生存环境的差异、变化,塑造了更加多样的生命样式。
动物生存的终极指令是生存和繁衍,这是刻在基因深处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使得动物具备了几种能力。
防御力:避免被捕被杀,而演化出来的。如豪猪背后的长刺、穿山甲和乌龟的壳等。
攻击力:为了生存繁衍而演化出来的。如山猫的獠牙利爪。
繁衍力:繁衍后代和抚养幼崽的能力。一般而言,越是有攻击性的动物,繁衍能力越差。应为养活幼崽的成本比较高。
按照动物习性的不同,这些能力也呈现出不同的搭配。
食肉动物:拥有很强的攻击力,攻击力同时也是很好的防御力。但是繁衍力比较差。
食草动物:攻击力差,但是一般防御力都比较好,比如最弱鸡的兔子,它的听力和奔跑速度排名很靠前。繁衍力比较强,哪有草就吃到哪。
自然环境的变化,朱鹮的优势已经变为劣势了。是他们逐渐灭绝的直接原因。
朱鹮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需要优质的湿地生态系统,才能很好的生存和繁衍。而这样的生态环境越来越稀少了。
朱鹮比较依赖湿地生态,长期演化出来细长的喙,适合以小鱼、蟹、蛙、螺等水生动物为食,尖尖的喙,可以插进松软的泥土里觅食,而湿地生态的减少,直接影响了他们的觅食。
无论动物自身的能力有多强,都非常依赖大的自然生态而存活,一旦生态链丢失一环,一些物种就可能灭绝。一旦自然环境发生变化,许多动物的优势可能就会变成劣势,而不能生存下去。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也是相存相杀的。
就像在不断变化的大浪潮中,很多企业的优势变为了劣势,而失去了竞争了,最终沉积。
所以,不能脱离大的趋势,谈论个体或企业的优势与劣势,优势和劣势只是一种现象,一个点,一个线的横截面,而他背后的趋势,大的环境,才是主导沉浮的面和体(点线面体)。
看清趋势,围绕趋势打造自己的进攻力、防御力和繁衍力,在趋势的巨变中,拥抱变化,及时清零,才是生存的自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