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益递增》读书笔记第九十五篇。
宗教与科学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需要有一个基础。一个你只有无条件接受的规则,才能展开其他事情的基础。宗教是你必须无条件的相信,你的信仰才能展开。如果你怀疑你所信仰的神的真实性,你还怎么虔诚的信仰呢?科学也是一样,总有一个现象是你无法解释的,所以你只能接受。并以这个必须接受的现实为基础,再展开其他的研究。微观粒子现在人类还不能完全搞明白吧。但只要是可以得到相应固定的结果,那就先相信她,以这个为基础进行其他的研究。等以后出现不能自洽的事情后,再去思考新的理论来解释呗。再有就是数学,总有那么几个定理是不需要证明,而你又必须无条件接受的。
你只有无条件的相信,你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做之后的事情。如果你连这个基础都不相信,彻底的怀疑,那后面的事情也就没法做了。我也不确定我想法是否正确,反正我现在就是这么认为。也只有我先建立了一个基础的认知,我才能进一步的进行其他的思考。如果下一步我发现我的逻辑不能自洽了,那就在寻找其他的自洽路径呗。这不就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吗?不要怕错误,没有错误也就不可能有进步。先大胆的迈出第一步,错了就改,暂时没错就继续走,反正早晚也会有错的那一步。只不过早晚而已。
还是回到《收益递增》这本书,翻到这里,让我想到科学与哲学的一些区别。这本书好像是介于两者之间。科学都是一些需要具体数据和事实支持的东西,而哲学却是可以完全建立在无形的思考上的。虽然思考也是来自于现实世界的抽象,但是思考可以加工一些现实中无法加工的东西。我可以思考一只现实中不存在的怪兽,但是现实中却不可能存在。思考与现实有关联,但是不在一个维度。这本书就是在现实中寻找依据,然后在大脑中抽象加工。游走于两者之间。
科学与哲学是在两个维度进行着探索,科学是在现实维度,哲学是在思维的维度。我不确定我认知是否符合现实,我只是需要一个基础进一步展开我的思考。一个是对外探索,一个是对内探索。把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投射到大脑,然后在大脑中建立另一个世界。对于外界环境,我们存在很多未知。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对已知信息进行加工,来补全未知。既然是补的,就不见得对,不见得可以反应真实的现实。不过管他呢,先走出去再说。事实证明前人的很多想法现在看不都是错的,但也没有妨碍我们进步啊。就算我们现在还坚信正确的东西,也许在将来不久也会被证明是错误的。
对错不是绝对的,他们都是建立在一定维度上的。所以你也不要期望得到一个永远都正确的结论,只要保证其现在可用,能对你当下的行为有有效的指导性就行了。昨天想到了一个问题,我们人类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看,真是太渺小了!渺小到可以忽略的程度。但对于我们自身,我们就是一切。作为个体的一个人,我自己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因为我没有了,整个世界相对于我也就没有了。就算宇宙再大,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感觉自己被不断的拉扯着,我想要看看这无限的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但又离不开这个赖以生存的肉体。这一刻你的内心充满了对万事万物的好奇,下一刻你就要思考今天中午吃什么。真想摆脱这麻烦的肉体,像超体中的露西一样消失在万事万物之中。不存在,但又无处不在。不可能!所以你还是要想今天中午吃什么,你还是要每天做饭。你也还是要思考股票为什么涨跌,你该怎么办,才能多赚钱和不赔钱。
看书好像也发现存在这个问题。这些书无外乎都是在解决两个问题,外界环境的问题,和我们自己内心的问题。我认为做人要兼顾这两个方面,你要探索外界环境,同样也要关照自己的内心。内外是需要均衡发展的,要保持一种相应的匹配。
世界是无限的,人是渺小的,无论你处在什么位置,你是多么的强壮或是聪明,你也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你要知道我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外界环境又是什么样子的,然后就是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环境给我们定了一个相对固定的位置,也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微调的。尽量匹配自己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今天思考的这些跟这本书有什么关系吗?不知道,反正是翻开这几页我就想到了这些。读书不是非得要记住书中的什么内容。只要是我在看的过程中得到了启发,促进了我的思考就够了。通过看书,突然让我原来的两个知识点产生了连接,也是一种收获。我们需要建立的就是越来越大的知识网。让更多独立的点连到一起。书有时起到的就是一个触发的作用。书就是一种工具,只要是用到了,不管你怎么用的,那么他就起作用了。书可以用来读,同样也可以用来烧火,垫桌子,或是当做武器用。区别只是在效用不同罢了。我们已经够受限制的了,就不要再给自己添加更多人为的限制了。就好像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写了这么多,还是只写到了不到一半。那我非要写完它吗?我可以立刻结束,开始一本新书。
要有规矩,但又有谁规定必须要怎样?随心随性又怎样呢,有啥不好,自己给自己增加一些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