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同一个老板一口气开了两家桂林米粉,一家在新开的商场,一家在我店的不远处,商场的店因为商场不景气,今年2月份关闭了。我隔壁的这家,上礼拜关了。
我本人是蛮喜欢吃桂林米粉的,他家做的味道也算地道,吃过几次了。我还真没想到他会干不下去。产品还可以,竞争不激烈,价格算合理,地理位置不差,没有倒闭的理由。
转让撕掉的那天,我看老板心情比较愉悦,路过时寒暄了一下,我问:老板,东西那么正宗,怎么不做了呢?他说:东西正宗有什么用,这边的人不喜欢吃桂林米粉,生意不好啊?
老板说出了一个很多老板会忽略的问题:就是你认为的商机是不是假商家?桂林米粉在我们这个小城市,尽管是空白,当然可能是蓝海市场,但也有可能就是假蓝海,也许是死海,因为这里的人不爱吃粉,而且不爱吃酸辣的粉,更加不爱吃桂林那边的酸辣的粉。还记得我之前说过的一家加盟的桂林米粉,我店里顾客的老公开的,生意也是差,老板成天愁眉苦脸。也许他会怀疑自己的产品是否正宗,位置是否正确,价格是否合理,宣传是否恰当,但是估计她没有考虑到一个更加需要考虑的根本性问题,就是桂林米粉在当地是否有市场。
今天,群里还有位童鞋再问,说要引入广东的肠粉到海南,因为我曾经把肠粉引入到了上海,问我要注意什么。
我跟他建议,最先做的一个事情是确定肠粉这东西在他 所在的城市是否可被接受,是否有足够的消费人群,是否能够支撑一个品牌的发展,至少一个店面的发展。
肠粉的地方特色就特别强,在广东,广西,福建的一些地方比较常见,在其他地方少见,原因在于肠粉的调料很多其地方的人不喜欢。我当时调查多个城市的肠粉店面时,发现存活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有些做得很地道,是广东的师傅做出来的,粉和调料都来自广东,是很地道的味道,不过,就是因为这种地道反而把店给做没了。我的肠粉在店里当时还算成功是因为我对肠粉做了一些当地化改进,找了几个厨师重新调配了肠粉汁,三个厨师分别是,广东来的地道厨师,只知道广东味道;第二位是广东来的,但是在上海工作过多年的厨师,知道上海人和广东人的口味差别,第三位是上海厨师,只知道上海人喜欢的味道。综合他们三个的意见,就是最大公约数了。
尽管后来肠粉的口味在我们店里变得比较大众化了,但是依然支撑不了一个店面的发展,更无法支持一个品牌的发展的。因为受众小,规模有限。对我来说,当时肠粉的商机就是假商机。
各位老板,引入一个特色地方小吃,是个机会,但也可能是假机会,如果真要做这么一件事情,请务必先问问你脑海里所谓的商机是真的还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