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推动乡村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如同公司有白领,工厂有蓝领,对乡村振兴来说,有知识、有专业、有能力的人才,就是不可或缺的“绿领”。
精准引进,建强人才振兴“主力军”。长期以来农村“空心化”,“老龄化”等问题较为突出。导致乡村人员结构失衡、人才队伍流失,这不仅制约着乡村振兴推进的脚步,还导致大城市人口聚集,竞争压力增加,人才浪费等问题。推进新时代的乡村建设,必须先为乡村“输血”,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人才队伍,不断提升“造血”能力。既要引进“洋教授”,也要引进“土专家”,建设多元化人才梯队。围绕本土的产业、优势和特色,因地制宜地培养一批“田秀才”“泥工匠”。
大力培育,提升乡土人才“战斗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符合新农村需求,具有“领头雁”作用的乡村人才,是加快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需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做到“精准滴灌”“按需点餐”,不断扩大乡村振兴人才存量,为乡村振兴储备好“人才库”。聘请技术型专家进行指导教学,注重“技术+素质”的双重培养目标,并将培育乡土人才纳入乡镇考核,压实工作责任,积极整合农村、林业、文旅、科技、人社等部门对乡土人才的激励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乡土人才培养、服务、评价、激励、使用机制,让乡土人在组织的关怀关爱下,迅速成长,化身本领硬、素质高的乡土人才,壮大乡土人才队伍。
多措并举,涵养人才发展“活水源”。人既尽其才,则百事俱举。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这把“金钥匙”,对待人才要“善留、会留、能留”,不仅要为人才搭建大胆干事创业的“平台”,还要为人才夯实安心追梦圆梦的“后台”。用好的乡土情结,强化政策保障,引导和感染他们扛起身上的责任,带资金、带产业、带经验、带资源在家乡投资兴业,建设故土,栽好“梧桐树”,营造好环境,加强乡村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健全建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好返乡乡土人才家庭的住房、看病、上学等生活上的后顾之忧,让“候鸟”们能安定下来全心全力干事业,涵养乡土人才活水汩汩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