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爸爸妈妈乘着周日的空隙,上三十公里外的乡村探望他中风多年行动受限的妹妹。乡亲们一直有周日拿自家种的东西上城里变卖的习惯,拥挤的公交车里遇到许多熟人。每人6块钱公交车费,堂嫂抢着要付18元,妈妈说她们挣钱不容易,也冲乘务员(车主)说由她来付。两个人都在客气地相持不下,收费员开腔:“还是各付各的吧。”两人顺从,AA了。
收费员是我们那一带知根知底的车主,他知道堂嫂在我父母面前属于晚辈,不表示点礼节又过意不去,其实多支出的12元够她家吃一天的菜钱。爸妈年长,但他们没有经济来源,深知多一份支出就是加重我们的经济负担。人家车主深谙人事,明断,谁也不欠。
2.姑妈(爸爸的妹妹)见到亲人来了,虽然吐字不清但是扯着嗓子费力一个字一个字表示高兴。六十多岁的姑父是能工巧将,自己盖的二层小楼又找小工助手升成5层楼洋房,路人看房子造型独特,问是谁的工艺那么好。姑父骄傲:“我自个动手弄的,光是请小工费用花费近二万块,各种耗材及装潢下来总费用二十几万呢。”路人说,你也帮我家盖房子去吧。就这样循环往复,姑父靠力气、技艺赚到好几万块血汗钱,乐翻天。
爸爸妈妈在她们家漂亮的大房子里转上转下欣赏,奢华的内饰上垢着厚厚的灰尘,庞大的房间显得空空荡荡。一个5口之家,显然住不完那么多房子,资源闲置浪费。
问姑父,本来你没有必要辛苦盖那么多的房子,为什么还要盖。姑父昂着头:“这年头,别人家都盖楼,我还能盖的超过别人,多好。”
今早我忙着收拾上班,妈妈忙不迭围着我说昨日见闻。
呵呵,我们认为的苦,姑父觉得那是乐,在人前有颜面。
2.半个月前,姑姐说一辈子买一套房,得邀约亲友上家里热闹热闹(办酒)。后来,购第二套房的M朋友家同约,时间是姑姐家的头天。我想还好,头天顾全,就和姑姐说好办席当天再去。孩爸说了:亏你还是农村出来的,连基本的民族风情都不懂,姑姐办酒说的便饭也就是至亲至爱提前一天到家里看看,你做舅妈的得在现场。哦,我还以为去吃便饭是麻烦姑姐做饭呢,那就去M朋友家表示礼节再返回吃去。
3.记得在小时候,许多亲戚家办结婚喜酒,亲人们都会按着自己的方式购买礼物去祝贺,导致办酒的家庭会收到许多不实用的东西。现在倒好,直接送钱,随便主人家爱买什么。爷爷奶奶说了:姑姐家办酒,舅舅家要买个家具或者沙发什么的大件物品,让来客看看她舅舅送大礼啊。征得姑父意见,不要买物件,我们送钱,爷爷奶奶为此郁闷了几天。
许多人都诉苦说吃酒明目太繁多,但是在人前还是要落落大方:谁家有事叫我哈,唯恐落下被冷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