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悲剧
——读《骆驼祥子》有感
你听说过祥子这个人物吗?他,是<骆驼祥子>里的主人公,也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位主人公的来源是由于一个朋友与作者老舍谈起他在北平曾经雇用的一个洋车夫,使老舍产生了写小说的念头。由此可见,作者的灵感是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所激发的。我们要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细小的美,并要有自已的感想,学会创造美,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用文字撰写出人生中惊心动魄的时刻,让这份美传递下去。
祥子的这一生是曲折的、是悲惨的。
祥子只是一个破产的农民,刚趟入车夫这一行列,他怀有着一颗质朴,勤劳,坚忍的心。他为自已树立了一个目标:买一辆属于自已的人力车。祥子对自已说:“只要每天挣一角钱,一百元就是一千天,只要连续推车一千天,那么,我就能买车了”一千天,对于我们来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可对于祥子,每天都要重复着做同一件事,那是有何等的意志才能坚持下来。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不管何时,他的脸上都充满了精神气,大概只有他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吧!
而我自已呢?每当妈妈让我干家务活的时候,我总是以各种理由推托;当学习碰到困难时,我有时也会先玩后做,退避三舍。现在想想,真是脸红啊!但我坚信,只要我持之以恒,努力学习,勇攀学习高峰,也一定会成功的。
不久过后,那辆才拉了半年的车被军阀的乱兵抢走了。后来他从兵营逃走,牵走了三匹骆驼,但只卖了三十几块钱。从此他就有了一个新的称号“骆驼祥子”。车被抢走了,这是事实,但祥子仍然坚持着买车的目标。可经过了多次打击后,祥子变了,变的有些冷清: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就是脚下这座大白石桥,也显着异常的空寂,特别的白净,连灯也有些凄凉。
祥子经历的并不只有这些,他的感情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他有时候欣喜,有时候着急,有时候烦闷,有时候为欣喜而又要惭愧,有时候为着急而又要自慰,有时候为烦闷而又要欣喜,感情在他心中绕着圆圈,把个最简单的人闹得不知道了东西南北。
祥子旳一生是个悲剧,也是整个车夫阶层的悲剧,更代表了老北京人力车夫形象。
他并不完美
——读《苏东坡传》有感
《苏东坡传》是由标语堂写的,它是一本传记。
写传记不比写小说,可任凭想像力驰骋,必须不背乎真实,但又不可缺少想像力的活动。
也就是说,传记作家,要有学者有系统的治学方法,从事搜集所需要的资料。
我觉得林语堂在《武则天正传》中写的一句话,在这里也颇适用。他说:
我不是把这本书当做小说写的……书中的人物事件,对白,没有不是全根据唐书写的。不过解释说明之处,则以传记紧客观的暗示含蓄的方法。事实虽然是历史上的,而传记作者必须叙述上有所造择,有所强调,同时凭藉头脑的想象力而重新创造,重新说明那活生生的往事。
苏东坡保持天真淳扑,终身不渝。像他这样的人物,是人问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我们未曾不可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是散文作家,是新派的画家,是伟大的书法家……可这些并不能勾给出苏东坡的全貌。
这样看来,苏东坡是一个多么“完美”的人,可这世上真的有“完美”的事物吗?
在卢浮宫内,陈列着最著名的雕塑——米洛丝的维纳斯,它是一座残缺不全的雕塑。可游客们却觉得缺了这双手的她,更让人浮想联篇,神魂颠倒。
凡高用一种近手逃避的行为,了结了自已的生命,留下的是那色彩鲜艳的油画和暗淡的背影,凡高的这一生是残缺的,可人们却从厚重的油画中,读到他的悲哀与不幸,或许死就是他最好的归宿了吧!
在我看来,或许一点点的缺陷,反而会引起了我们对完美更深层次的解读,我们已经不在意它的存在,反而在脑海里勾勒一些还要更加精彩的。
又或许说,残缺更是一种美。
像苏东坡这样富有创造力,这样守正不阿,这样放任不羁 ,这样令人万分倾而又望尘莫及的高土,有他的作品摆在书架上,就令人觉得有了丰富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