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异对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研究方案
一、 选题依据
时代背景:
当今社会离婚现象非常普遍,父母的离异直接对幼儿造成了伤害。离异家庭的孩子情绪和情感自然受到极大的影响,对其他小朋友产生羡慕或嫉妒的心理,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种不良情绪下,他在幼儿园或学校很难和小朋友和谐相处。对于离异家庭的孩子,教师和家长要多关心和爱护,在活动中孩子的表现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多用赏识的目光看待孩子。在实践活动中良好的性格得到称赞、鼓励而稳定下来,不良的性格逐渐改变,使性格趋于完善。
现状研究:
1、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徐安琪叶文振,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厦门大学经济系)
2、父母离异对中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研究(龚君 湖南师范大学)
3、父母离异对学困生的影响研究 ——以L同学为例(商智娟,河北师范大学)
二、 研究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研究框架、研究内容、研究重难点,其中框架需要有个总体框架图,涵盖研究内容,一目了然)
1、 研究对象: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
2、 研究目标:
3、 研究内容:
本文着重研究父母离异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影响,从父母离异对学生学习态度跟学习动力两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分析为基础,提出2假设命题,并通过样本选取与数据收集进行实证研究。
按照以下思路构建全文,分为三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文献综述、第三章为理论分析、第四章为实证分析、第五章为政策建议,其中三、四、五章是论文的核心内容。
4、 研究重难点:
父母离异对学生学习态度跟学习动力的影响。
研究阶段根据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坚持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相结合 。教科学的找到父母离异对孩子在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基础上撰写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三、 研究计划(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研究计划、可行性分析等,技术路线一般是层级图,包含各级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计划是具体时间安排)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理论, 着眼于父母离异,对学生成绩并进行综合分析,力求理论和实践的创新。
二、调查研究法,重点调查农村地区小学生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离异的现状, 分析判断当前农村地区父母离异对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影响。了解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强力的支持。
三、行动研究法, 积极探索父母离异对小学生学习方面产生的影响以及教师应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积极的面对父母离异。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自信,降低父母离异对学生的负面影响。
根据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坚持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相结合,能较科学的找到离异父母对孩子在学习等方面的影响,此基础上撰写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研究过程:
(一) 准备阶段
完成课题研究方案的设计申报工作,进行相应资料的收集,并进行整理分析 ,成课题研究的计划,以确保课题研究顺利开展。
(二) 研究阶段
根据执行计划进行研究,开展相应的研讨活动。坚持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相结合,能教科学的找到父母离异对孩子在学习等方面的影响。此基础上撰写阶段性的研究报告。
(三)总结阶段
对本课题研究过程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形成课题总结报告 ,将专题论文调查报告和研究个案汇编成册。
《教师如何做研究》心得体会
2021年的二月份,我们工作室的共读书目是郑金洲教授的《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是关于如何教老师做研究的书籍。书中为我们展现了基层教师在做课题研究时的具体案例,让我们一目了然的明白了我们现实的教育教学生活中还存在着如此之多的研究课题,关于课题研究这件事也并不是高高挂在神坛上的,它就实实在在的发生在我们的身边,我们触手可及。
在没有读这本书之前,对于课题研究,我基本没有接触过,我对于课题一无所知,只知道评职称的时候可以加分儿, 评省骨干的时候必须得有。 其实我也想过如何去接触关于课题方面的知识,可是内心对他还是有许多的抵触, 直到读了金洲教授的这本书,对于课题才不至于那么恐惧。
这本书总共分为11章 ,分别从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教师教育研究的定位、 研究问题的确定、 研究的基本程序 、你在过程中生成研究方案的制定 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 ,以及教师从事研究十条建议等方面。 为我们阐释了基层教师如何做好课题研究。
其中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他告诉我们: 其实课题的就来源于我们教育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需要从具体的教育教学场景中捕捉问题, 从阅读交流中发现问题, 从学校或学科的发展中确定问题。研究成果的表达形式不仅仅包括论文, 还包括教育日志、 教育反思、 教育叙事、 教育案例以及教育课例。
这些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或自由表达性或自由表达,或理性提升或问题取向 ,或直抒胸臆,成为教师研究的基本存在形态。
郑金洲认为当前学校教科研存在的误区大致有以下几种:求新求异、贪大求全、跟风追潮、课题至上、论文情结、穿凿附会。教科研搞到最后往往成了形式主义,成为一种任务,或者是教师晋升评职称的依据。到了这种境地,未免太过悲哀。在书中,作者给出了走出这种困境的方案,即学校教科研必须有明确的指向——解决学校实际问题,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或者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以上目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教育科研。
具体到个人,作者认为有四种类型的研究,即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经验概括和实践加反思,最适合教师在学校中的研究,应当是实践加反思型的。因为,第一,“研究的问题是产生于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的,并且研究的进程是从实际情境出发,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随时检讨,不断修正的。”第二,“研究是教师对自身实践所进行的有意识的、系统的、持续不断的探究反思”,“研究过程始终都贯穿着对教师自我反思的要求”。据此,作者给出了教师教育研究成果的五种表达形式:教育日志、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反思和教学课例。
看了《教师如何做研究》这本书,让我对课题研究有了重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为了可研究之事而研究,而不是应付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