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看到好奇心日报的一篇文章——《马丁斯科塞斯质疑烂番茄,称如今的影评人不懂真正的批判艺术》,文中说马丁在THR的专栏里重点谈到了“影评人”素质心态的变化,以及评分网站Cinemascore 和烂番茄对一部电影及其票房的影响,他认为现在电影这种被讨论的方式,“结果是电影人沦为内容工匠,观众沦为不想冒险的消费者”,而“票房已经变成了……电影的一切”,“它们和真正的电影批评毫不相干”。
马丁导演提到的这两点,确实是现有浮躁的电影商业环境下的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利益相关方如票务网站的评分虚高,当然他们也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引入专业评分;另一方面是有热情的严肃影评人的失声,而现在所谓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影评人”,大多是冲着蹭流量拼噱头去的,与真正的电影品位和趣味毫不相干。
正如马丁所说,“在过去,如果一些影评人对我的电影有意见,他们会以一种经过深思熟虑的方式作出回应,并感到有义务提出站得住脚的论点”,而在现有浮躁与唯利是图的环境下,“他们给一部电影打分的方式就像在赛马场上评价一匹马、在网上评一家餐馆或者在《消费者报告》里评一个家用电器。尽管和电影产业息息相关,但是与电影的创作过程和智性观摩毫不沾边...人们对‘好电影’的定义也与专业人士相去甚远。”
由于上述的两点,其实观众常常摸不着北,买票观影更像是碰运气,万一看到烂片就当是一次上当受骗,这对电影产业的长期良性发展并不利,作为连接消费的中间一环,观众不信任也很不满意,他们对所谓的影评人群体多是负面印象,当然也是因为一些影评人基于商业利益的违心打分,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是影评人没有经得起推敲的电影品位,被认为不值得尊重。
电影评分一直是电影产业的一个热门话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一部电影的真实水准,是它能否成立的基石,至于它是否足够客观,我倒觉得不必过于纠结,看电影说到底就是一件很主观的事,即使是豆瓣的算法所谓反映了大多数观众的整体真实观感,也无法完全验证一部电影的实际质量,而且它是众口难调的。
有一个关于豆瓣评分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是,那些被打高分的片子并不一定是真正的好电影,可能有点过誉,但那些低分的片子一定是烂片无疑...其实豆瓣已经不错了,确实能在相当程度上反映普通观众对一部电影的大体评价,但毕竟无法完全体现电影的真实水平,所以,我认为现在最稀缺的是一个由真正有品位的严肃影评人组成的评分系统进行平衡和补充,观众可以在两者之间做出比较,以起到观影指南的真实作用。
这样的一个评分系统该怎么弄呢,我不认为叫上几个电影学院的教授,和一些从豆瓣出来的著名影评人,以及什么门户网站或是报纸杂志的电影编辑能成气候,而应该像豆瓣一样,只是它不是由普通观众来打分的,参与打分的影评人可以是电影学院的教授、现有的著名影评人,也可以是任何爱电影的人,重点他们必须是真正有见解、有品位、有热忱的,那这些参与打分的影评人的筛选标准是什么,和这样的一个评分系统能不能反映电影的真实水准和品味,应该由市场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