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世界发展的动力之一是恐惧——《奇迹课程》
01 加戏
最近我在一个心理咨询平台上答疑,看到一个加戏的现象。
偶遇求助者勇于暴露自己的内在,乐于倾诉,某些咨询师就在其他咨询师的回复内容下面插话,给自己加戏,甚至说:ta在给您扣帽子,您不能接!
不知插话师是什么意思,我也不方便解读。只希望谈谈作为来访者,我经历的个人体验。
作为一名来访者,我前后体验过几个流派,经历过几个咨询师,然而,我并不能总结出哪个派别最好,哪个咨询师最优。
我仅仅觉得,每一段时间,每一个议题,能带领我走的长短不一样,速度不一样,但是每段时间我所遇到的咨询师或他们所处的流派,就是我那段时间最适合的咨询方式。
所以,在挑选咨询师的时候,不需要挑选最好最优,或者道听途说哪个流派最好最优,应该跟随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体验的过程中,自己是否获得内心的平安,这个咨询方式自己是否能接受,以自己的感受为准。
回到“插话”的咨询师那句话:ta在给您扣帽子,您不能接!
也许ta应该关心的是:被扣这顶帽子,内心的感受是什么?而不是行为层次的接还是不接。
毕竟,咱们聊的是心理,而非行为。
02 每个父母都是戏精
“我不能离婚,我离婚,我孩子怎么办?”
“我不能不去工作,我不工作,我孩子怎么办?”
“我不能不带孩子,我不带孩子,我孩子怎么办?”
“我不能XXXXX,我不XXXXX,我孩子怎么办?”
首先我得承认,我也是这样的父母,每天都在给自己加戏。
尤其近几年我学习心理学之后,内心的弹簧一直处在紧绷状态。
“啊,刚刚我应该说:宝贝,妈妈听到你说不想上学的时候,我感觉很苦恼,担心工作不能按时完成。”——类似这种自责,我内心不知重复了多少次。
起初自己不了解母婴关系,不了解儿童心理学的时候,我还能安然说出每句话,当我了解越多,我越担心自己出错。
万一我说出这句话,我的孩子就会受到“心理创伤”。每天在提醒自己,审视自己,批判自己这个死循环中度过,和孩子相处时,不是带着圆满和爱,而是带着紧张和焦虑,我不禁自问这是不是一种伤害吗?这难道可以称为“高质量陪伴”?
为什么我们容易和孩子相处的时候,给自己加戏,眼中全是自己的表演,看不到孩子的状态呢?
因为我们无法放任自己去感受:其实我们对孩子的影响,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
孩子和母亲构成一段特殊关系。在我们学习母婴关系的时候,我们得知妈妈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会自己的认识是通过妈妈的反应而来。
于是,我们开始着重“雕琢”自己对着孩子时的反应,希望借由我们自己,让孩子看到他自己的圆满和重要性。一旦我们没有表现出应有反应,自责循环就自动开启。
但是,请不要忘记孩子也是妈妈照见自己的一面镜子。
我们在努力给孩子看见一个做出”正确“反应的妈妈,而不是一个”真实“的妈妈。我们能接纳自己的真实吗?我们在努力给予孩子圆满的镜像时,我们希望在孩子这面镜子里看见“我也是圆满”的镜像。
父母给自己加戏,让我们得以不去面对自己冷漠、伪善、肤浅、自私、贪婪、无耻等阴暗面。
但是,只有我们真正去面对自己的真实之后,才能真正圆满自己。
03 每个孩子都是戏精
“如果我这样做,我妈妈就会幸福”
“如果我这样做,我爸爸就会开心”
“如果我这样做,就会XXXXX”
在孩子还未能单独面对外部世界时,孩子需要在父母身上感受到被允许、了解、支持,也需要感觉到对父母或主要看护人的“控制感”。
当孩子无法在父母处获得心理上的共情同理,孩子会转而用“牺牲”自己去交换。同时,ta的牺牲伴随着ta的条件“我的牺牲需要你满足我”,这是控制的第一个阶段。
如果这时父母仍然未能满足孩子的时候,孩子开始“愤怒”,这是控制的第二个阶段。试图表达“我都这么愤怒了,为什么你还不满足我”,ta还没办法妥善表达自己的需求,这个时候需要父母觉察孩子的需求并帮孩子说出来,例如:你需要妈妈XXXX。
如果愤怒也无法令父母觉察自己的需求,孩子开始“伤心”“绝望”,不去回应父母,这是控制的第三阶段,ta试图表达“你再不满足我,我就不理你了”。
父母如果跳入“控制”的沙池和孩子玩一场你争我夺的游戏后,孩子将建立相应的信念,食髓知味继续玩这个控制游戏。
比如,来访者A曾牺牲自己真实想法希望能够更加靠近妈妈。当她牺牲自我的时候,妈妈恰好给予她良好的回应,她建立起“牺牲自己,才能靠近爱的人”的信念,一再用牺牲自己靠近身边人。直到有一天她发现曾经百试百灵的小妙招,并不是每个人都买账,她才开始审视自己。
为什么孩子会如此做?
因为孩子无法面对,其实自己根本无法左右父母的决定。这当中的无力感、挫折感、失落感、失控感,都需要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独自品味,进而发展处健全的人格。
04 为何我们都喜欢做戏精
我们最害怕的,就是自己存不存在,好像没有什么两样。
我度蜜月的时候,在沙滩倒着走,看着自己的脚印是如何留在沙滩上,内心竟升起一阵满足感,因为那些脚印就是我”存在“的证明。
我们不仅需要在沙滩上留下自己的足迹,也希望在各种特殊关系中留下自己的足迹。
我们希望能对身边的人有所影响,例如因为我,ta才XXXX。
我们希望能对社会有所影响,例如腾讯公益发起“一元买画“的活动能够激起大家的热情,让自己感受到对社会的影响。
当不被身边的人看到,感受不到外界对自己的需要,内在匮乏感和恐惧感将会一再被放大。
当我们没有存在感时,我们是很害怕被忽略被遗弃的,这种恐惧会推动我们去做很多事情。同时,我们通过做各种事情的过程中,获得各种技能,做出各种成就。
唯有我们开始思考我们努力证明自己存在,而让自己生活在恐惧中,这真的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吗?基于恐惧得到的一切,我们能够安心享受吗?
我们才能重拾生命的主动权,停下来,看看自己,给内心空洞补缺补漏。
当我们内在满了,我们就不需要到处抓取了。
欢迎留言或者简信分享你的故事,陌山一直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