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的后浪
我家在中西部农村,父母在外务工,做着体力活。初中均未毕业,身无长技,除了出卖劳动力别无选择。所以在之前看见一个帖子,统计父母学历情况。看到很多同学的长辈本科毕业,再看看辛苦的父母,羡慕大家的同时,更多的是酸楚。
作为地地道道的农二代,自幼在田野上、小河旁、草垛堆中长大(就好像孙少平那样时常在闲适的傍晚,躺在草垛上,伴着微微凉风,望着天边云彩),印象中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叔伯阿姨要么面朝黄土背朝天,要么外出到城市里打工,到过年提着大包小包才回来。在彼时的记忆中,长辈们基本都一个样,没什么文化,没什么娱乐,只有无尽的劳作。这种记忆烙印根深蒂固。所以,在我的思想观念里,和我同龄同学的长辈们,如果受过本科教育甚至专科高中,我都会觉得很厉害。
因为经常听父母说他们那个年代的艰难,所以觉得能读到高中、专科、本科,至少说明该家庭除了解决温饱问题,还能有剩余的花费来支持教育。而我所在的地区,典型的六七十年代倡导的人多力量大的模式,长辈们兄弟姐妹众多,但农业资源有限,而工业发展更是基本为零,一个大家庭只能靠几亩地勉强不被饿着(也有在六十年代因为某些原因饿死的,具体就不能再说了)。
所以在读了小学勉强扫盲之后,大多数便是早早下学,做起农活,年龄再大些便外出打工。极少数学习不错并且家里人口不多光景还可的,继续往上读到高中师专什么的,毕业在附近乡镇教书或者政府部门搞文职,已经十分罕见了。
这种上一代的遗留问题,也对下一代,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的同龄小伙伴中,有的由于缺少亲情(留守儿童)性格缺陷,有的由于没有正确引导而早早辍学步入社会,还有的由于教育资源匮乏、水平落后而不得不中止学业,做起了诸如厂妹、服务员、学厨、流水线工人、工地做工等社会边缘性工作,家底殷实点的自己开个小店什么的,但大都逐渐被这个时代忘记。我基本也身处上述这个环境中,不同的是,我父母还算开明,虽然贪玩,也还用功,一路下来磕磕盼盼考了个普通大学,然后读研。
可现实仿佛是割裂的。一方面,我在一路成长、求学过程中,身边的人换了一波又一波,和本科同学商业互吹,跟研究生同门谈笑风生,和老博讨论研究课题,跟教授老板汇报工作,而另一方面,隔壁六十多的老人还在田间忙碌,童年小伙伴中途辍学没有一技之长肄业在家,父母叔伯出卖劳力养家糊口,众多表兄因为没有学历到处谋生,他们的孩子又成了新一代留守儿童......
我经常在湖旁边看见大爷大妈在那下棋,散步,吹笛,练书法,精神抖擞,然后想起了家乡这些人,不觉心头一阵酸痛,人和人的差距真是太大了。我看到《后浪》那些精致的生活,单反、芭蕾、跳伞、cosplay、出国旅游、烘焙,对我太远太远,远到我在屏幕前看到这些东西甚至内心毫无波澜。就如同我们共同生活在这个世界,但是是两个不同的平行时空。我上大学才开始用智能手机,真正意义上接触电脑,研究生才沾实验室光第一次坐飞机出差......
我父母心态比较乐观,经常说不劳无获,有劳才有获,靠着辛勤劳动也买上了小车,时不时给家里添置一些家具家电,虽然在很多人看来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但依然能让他们开心很久。可我却没有继承他们的乐观派,可能是在求学过程中,渐渐的意识到了有些差距单靠个人奋斗是弥补不了的,阶级差距也不是一两代人就可以跨越的,城市一套房子的首付就可以掏空家底,对未来也满是迷茫和焦虑。但从未和他们表达这些,不忍心破坏他们骄傲于家里这个所谓高材生的欢喜里,而我知道,这在阶级渐渐固化的今天,多么不堪一击,在房价面前多么苍白无力,在后浪中多么平平无奇,在遇到喜欢的姑娘时多么怯弱自卑。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再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感谢海棠花的来供稿!
- 作者:海棠花。海棠花,你如今的生活里,如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