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人生的转折期,该如何选择? **
见
人生的每一个转折期,无论是工作还是关系中的改变,都要经历一个新旧自我共存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面临选择的时候,新旧自我之间就会不断地讨价还价,不断纠结。
比如:
该继续自己的学业,还是放弃?
该在本行业深耕,还是转行?
该继续这份工作,还是辞职?
该继续这段关系,还是该分手?
在转折期,这就是每个人都要面对并做出决定的选择。
那么,该如何选择?或者说有什么办法来指导人们作出选择呢?
有一个方法,就是先确定,是依据经济模型来选择,还是按照心理模型选择?
每一个选择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每个转折期遇到的具体选择会非常不同。
** 选择的第一个原则,是首先要判断出做的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
以一个常见的例子来说,在小城市创业已有小成的人,事业已步入正轨,但是,毕竟是小城市,发展的前景也有限。是应该到大城市创业呢?还是继续在这个小城市工作?
到大城市呢,繁华便利,市场大,辛苦打拼抓得住机会的话,前景看好。然而,也担心大城市的压力和高房价。
继续在小城市呢,工作已入正轨,轻松。但是前景有限,又觉得很不甘心。
面对这样的选择,通常有两种思路。
**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作一个经济选择。 **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那么,就会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衡量各种利弊得失。
在这种决策模型中,人们总是想要获得更完备的信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 可是这样一来,就会有弊端:
一是不可能有足够完备的信息来做出决策,谁都没有足够的信息来预测未来。每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也不同,这就会带来很大的困扰。
二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出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工作。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需要你,如果有一台超级计算机的话,它可能比你算得好。
选择的第二个思路,可以称之为心理选择。你可以不再考虑将来可能出现的结果,而是回到自己的内心,选择你背后的那个自我,选择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把选择放在自我发展,也就是选择成为背后的哪一个自我的背景上。那么,就可以把选择,看成是每一个不同的自我的竞争。
那就要想:每一个选择的背后,是选择了哪一个可能的自我?你自己,究竟想成为哪一个自我?
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个选择比较虚,更多的不确定性。这比起想挣多少钱的经济选择,显然更难。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这是没有什么人可以依靠的,这就很容易让人焦虑,习惯性地想逃离。
逃离的结果,又会用习惯性的经济模型去思考,去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等,这势必带来新的纠结。
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想清楚,选择,正是成就自己的第一步,你就是在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你想要成为的自己。
这正是从自我发展的角度,来理解选择。否则,就很难真正理解选择的意义。
选择的第二个原则,是选择根据环境来选择,还是从自我实现的角度去选择。 如果仅仅是根据环境来选择,那么因为环境不具备,不够好,那么,你只能选那些可能的选项,而这些选项通常并不太好。我们这时候就会被无力感所淹没。
我们如果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环境的时候,那就自然放弃了心理选择,放弃了你最想成为的那个自己。
这个时候的选择,不应该局限于现有的环境和条件。而是要去思考你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你选择了第一步,其他的一切或许就纷至沓来。
当一个基于自己的内心,基于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来做出了选择。那么,首先,他的选择就不再是环境的产物。
在这样的框架下,对于风险的感知也不一样了。风险不再是决定选择的因素,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自向来考虑。
这个时候,你就已经不是原来的你了。
你已经迈出了了自我成就的第一步。你是在用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要成就的自己。
感
依据什么作出人生转折期的选择,这是个重要的问题。
一个人终其一生,其实面临着大大小小的选择,每一次选择都是个转折,大大小小的选择成就了每一个人的自我。
面对人生转折期的选择的纠结,按照心理学的认知框架,居然也是有具备实践性的原则指引,这很奇妙。可能早一些知道会更好吧。
面临选择,如果事前既不知道选择的原则,又没有选择的方法论,那么势必会受情绪左右,反复纠结。
思
选择的原则,其实首先就是需要做一个分类。区分是权衡利弊的经济模型,还是追随内心的心理模型。
权衡利弊,那就尽可能的地收集整合信息,作出科学决策。追随内心,那就勇于坚持自己的选择,不要被环境蒙蔽。
比如,SWOT分析法,通过分析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四个方面。作出选择,也可以运用这个方式分析态势,并适时调整,从而得到好的效果。
行
依据原则确定如何选择。在情感和心理层面,大可以勇敢地追随自己的内心,跳出环境的限制。
而在具体的理性选择方面,多用SWOT等具体模型,理性分析。并不忘反思自己的真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