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月1日,北京南前往黄山北的高铁上,发生了一起恶性“熊孩子”事件。
这趟车下午三点多从北京出发,全程六个半小时,到终点大概是晚上十点钟。
八点多的时候,有两个八九岁小孩忽然来了兴致,在车厢里打闹起来。一个前边跑,一个后边追,边跑边喊,后边的手里还挥舞着一个塑胶的金箍棒,扫到了不少人。
跑着跑着,前边的孩子一没留神,把一个女孩放在小桌板上的iphone碰在地上,后边的孩子躲避不及,结结实实一脚踩了上去。
我坐在女孩后排,眼看着手机咔嚓一声变成了折线形。
女孩当然不干,一边抓住孩子,一边寻找家长。喊了一声没人答应,喊了两声无人认领,旁边怒恼了女孩的男友:
“妈的倒霉孩子,不是没人要吗?我让你没人要!我让你没人要!”
啪啪两个沉重的耳光下去,俩孩子的左脸当时就红肿起来。
这回轮到家长不干了,刚才在最后排装缩头乌龟的一男一女“嗷”地一声就窜了上来。于是四个大人互揪衣领吵作一团,两个孩子捂脸凝噎泪如雨下,我等吃瓜群众一边保持距离七嘴八舌,一边默默地打开手机录像发朋友圈……
车厢里乱成一锅粥。
多亏列车很快到站,铁路公安上车把相关人等都带了下去,要不然打起来再伤了人,把全车人的行程就都耽误了。现在列车按时抵达,景区那边还少了6个人抢吃抢喝抢门票,呵呵,很好。
2
第二次的“熊孩子”事件的结局就好很多。
我们在屯溪一间土菜馆里吃饭,他家的臭鳜鱼和猪尾笋汤是一绝。
店里有两桌应该是一大家人,看起来是给家长祝寿。老爷子很精神,干瘦的身材,灰色的唐装,高高翘起的山羊胡子,头发白而不稀,满面红光,“鹤发童颜”不过如此。
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大家吃着聊着,兴高采烈。几个孩子也很开心,在店里绕来绕去、大呼小叫,后来被大人们哄了出去。
在店门口,他们发现一条流浪的土狗,懒洋洋地趴在树荫下睡觉。为首的胖墩儿不知从哪掏出个摔炮,几个小家伙一合计,蹑手蹑脚走过去,把摔炮直接摔在狗脑袋旁边的地上。
“啪”地一声,土狗原地蹦起两三尺高,身上的毛都炸了起来,一溜烟跑得不见了踪影,孩子们哈哈大笑。
老爷子的座位正对大门,看了个真真切切,老脸不由得阴沉下来。一拍桌子,几个儿子慌忙垂手侍立,几个女人慌忙去捉拿各自的熊孩子——看来几个熊孩子晚上的“笋炒肉”是免不了了。
老爷子的徽南土话虽然我听不大懂,不过胜在气场强大,一时间连我们这种外人都避免了喧哗——出来旅游,除了风光,又见识了一下安徽大家族的真人版“训子”,也算是意外之喜。
3
熊孩子最通常的表现是在公共场合的举止失控,这实际上是一种渴望关注的心理在作祟。
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是世界的中心,获得大人的关注只需要哭和笑就够了,成本低廉,效果显著。
然而慢慢地情况变了,孩子发现随着自己年龄的增长,独立生存能力的提高,父母对自己的陪伴越来越少,获得关注的成本也越来越高,所以他们就会下意识地采取一些策略。
首先他们会利用一切机会展示自己:
孩子取得了成绩,马上就会跑到父母面前去晒。
——妈妈我今天被老师表扬了哎!
——哦。
这种冷漠的反应马上就会传递给孩子,让他感受到挫败,感受到他的进步和成绩微不足道不值一提。
于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关注,他的行为就会升级。在大人讨论正事时插嘴,在大庭广众之下“人来疯”,释放一种更加强烈的信号。
或者,孩子干脆换一种极端的方式——故意犯错。
弄脏衣服、弄坏东西,关注马上就来了,如果在其他人面前犯错,让家长感到难堪,效果似乎还更明显。虽然是责骂,但总比轻忽漠视和不闻不问要好——如果不能让你夸奖我,那就干脆让你骂我一顿吧!
为了求得关注,孩子可以无所不用其极。因为在父母面前,孩子的心理是卑微的,卑微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同时,他们也试图“在尘埃里开出花来”。
其实,孩子的一切举止都有其心理学上的意义,只不过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平日里总是各种忙忙忙,虽然也觉得亏欠孩子,却只会单纯地用物质填补,忽略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让孩子长期在一种缺乏关注缺乏认可的环境中成长。
长此以往,熊孩子就此养成。
4
还有一种熊孩子,他们的养成纯粹是因为好的、符合公序良俗的家庭教育的缺失。因为他们的父母本身就是从熊孩子长大的,自小跋扈惯了,只知有己不知有人,平日里打遍街骂遍巷,一言不合就撕逼。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跟在屁股后面,自然有样学样,从小就以自我为中心,很早就身体力行了“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的道理。
这就是所谓的“有熊孩子必定有熊父母”。对于这种熊父母,我们尤其要多说两句:
有句话叫:“天理循环,报应不爽”,选择总有代价。你们对自己行为的放纵,纵使没有当时报应在你们身上,将来有一天也有可能报应在你们的孩子身上。他们或许在“恶人自有恶人磨”的规律中遭遇了更大的恶人,或许在“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之中被国家或者社会机器所制裁。
但无论如何,其根源都在你们这里,因为“孩子不会做恶事,只会做错事”,而你们的放任却是一种实实在在地作恶,并让你们的孩子承受你们的恶果。
5
最后说一个酒桌上听来的故事,作为结尾和我上面那段话的注脚(故事比较虐心,不喜欢请绕道):
几年前的一天傍晚,中原某地小镇里的小饭馆。
饭馆规模很小,只有两个人,一个厨子在厨房拾掇,一个服务员兼收银员坐在柜台后面没精打采地打游戏。
这一天生意不好,只有两桌客人。一桌是一个单身男子,衣服有点破旧,点了一瓶啤酒,一个凉菜,一碗面。另一桌是一家三口,中年男女带着个男孩,八九岁的样子,点了一桌子菜,一瓶白酒,男的自己喝。
孩子吃的快,吃完了满屋子疯跑,大嚷大叫,一会装成蜘蛛侠,一会又说自己是擎天柱。
一不留神,孩子撞到了单身男子的桌子,啤酒倒了,洒了单身男子一裤子,男子瞪了孩子一眼,孩子朝他翻白眼、吐舌头,用手比成冲锋枪朝他突突突。
男子侧过身跟孩子父母理论,让他们管管孩子。孩子父亲翻翻眼睛,孩子母亲冷嘲热讽。男子没说话,继续吃饭。
很快,孩子又跑过来,很快速、很精准地朝男子的面里吐了一口口水。
男子站起身走到孩子父母桌旁讲理,孩子父亲估计喝的有点多,破口大骂,服务员过来劝,被孩子父亲推了一个趔趄。
男子叹了口气,伸手从夹克里面抽出一把军刺,很干脆地朝孩子父亲胸口扎了三刀,孩子母亲刚叫了一声,被男子抓住头发在脖子上抹了一下。
孩子已经完全吓傻了,不会哭也不会跑。男子走过去,抓住孩子头发把他拖进了厨房。厨房后门外面有一大桶泔水,他把孩子的脑袋直接按了进去……
至于服务员和厨子,早就一溜烟地跑得没影了……
后来破了案。男子是临省的一级通缉犯,杀人如麻,身负六条人命……哦,现在是九条了……
2016年10月7日于北京海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