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儒家的学者,一生的信条就是入仕为国效力。作为一个儒家的学者,可以说,阳明先生的一生都在为国家操劳,先生在五十七岁的时候去世,但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几个月里,他仍然在为国家平定叛乱。
在先生五十六岁的时候,那时候他的身体早已每况愈下,几乎连动一动都十分困难,日常的生活起居也需要弟子的照顾。可是竟然在那个时候,皇帝仍然任命他去平定叛乱。可是那时先生的身体情况真的不允许他再去平定叛乱了,于是在那个时候,他就上书向皇帝请求换一个人去平定叛乱。可惜在那个时候,那个叛逆真的非常的紧迫,皇帝急切的想要将他平定掉,再者,那时那里除了阳明先生之外,没有其他人可以平定这场叛乱,所以对于先生请求,皇帝并没有答应。于是先生也就只好出发平乱了。
有的人认为因为先生这次有所推辞,所以其实先生是并不想平定这场叛乱的,只是由于皇帝的威压,所以才不得已去平定了叛乱。但是其实并不是那样的,因为那个时候也并不是没有拼死不去的人,有很多人就算被皇帝命令去平定叛乱,但是如果真的不想去的话,就可以不断的推辞,一般来说也不会怎么怪罪的,只要这样一来,一回几次就可以推辞下去了。但是阳明却并没有,其实杨明并不是非常抗拒皇帝给他派的这个活,他也十分想让天下安定,所以其实他决定平定叛乱,说到最后还是自己的选择,并不是因为皇帝的逼迫。
在先生五十七岁的时候,将皇帝指派给他的任务完成了。那个时候先生的生命只剩了九个月。更神奇的是,这场在那时看来十分棘手的战争,先生不费一兵一卒就平定了。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其实那时反叛的人为首的是一个读书人,而那个人其实也并不是真的就想造反, 是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因为他实在是活不下去了,是因为世道逼迫他反叛,所以他才迫不得已的反叛了。但是阳明先生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反而给了他们一条生路。在阳明先生去到战场的时候,那些反叛的人已经被包围住了,可是这个时候先生去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情,他将包围着反叛者的包围圈给解开了,并且将守卫着他们的士兵也给遣走了,好好的与反叛者聊聊,并且告诉他们自己知道他们是有苦衷的,也愿意给他们一条改过自新的生路。而这正是那些反叛者求之不得的,于是他们爽快的答应了先生,并且自己到了先生那里自首,随先生处置他们。就这样,先生立下了神武不杀之功,这个功在古今都是非常不普通的,可以做到非常擅长打仗,却不滥用武力,是古今的人都在追求的境界,而先生就达到了这种境界。
可是,先生在立下大功的同时,身体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他的病不断的加剧,他得的是非常严重的肺病,如果放到我们现在来讲的话,这种病叫做肺癌,且那时阳明先生已经到了肺癌的晚期,肺癌这种病在我们今天看来都十分的可怕,就不用说医疗条件非常差的古代了。所以身体实在是支持不住了,于是他就上书请求皇帝让自己回家休养生息,可惜皇帝仍然没有同意。其实之前阳明也有几次上述次官都是为了自己的家人,可是皇帝一次都没有允许,仅有这一次是因为他的身体实在是支持不住了,可是毫不意外,皇帝这次也没有准确。
由于年事已高以及没有得到合理的休息,先生的身体终于完全的跨了。于是在评论回城的路上,先生去世,享年五十七岁。其实在先生去世的时候,他的神志还非常的清醒,所以他清醒的认识到自己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于是在他的弥留之际,他将他在身边的弟子叫到了身旁,过了许久之后,睁开了眼睛,平静的对他弟子说,我怕是要离开了,他的弟子非常的悲伤,问他有没有什么想要对他们说的,或者有没有什么未完成的事?但是先生只是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就是说我这一生过的如此的光明磊落,又有什么遗憾?
为什么真诚的这一生如此的光明磊落呢?就是因为先生有他的圣贤之志,他的一生都遵从了自己的心,做事情从来没有违背过自己的内心,所以他的一生十分的光明。
先生的一生让我想到了我日常的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选择,但是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的一些私欲,所以选择一个对于自己来说较为容易或者利益较大的方向,让自己的当下好过一些,可是事后总会难免有所遗憾。可是我们如果像杨明先生一样,永远遵循着自己的内心形式,也就不会有这种遗憾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