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每个人只要专心并有计划地投入20小时,就能够学会一种新的技能。
与传统的“一万小时理论”不同,“20小时学会一样新技能”的学习理念近年来备受推崇。
回想我们学车、学游泳这些经历,确实是20小时以内就学会了。
只要20小时,我们就能够学会一种新技能。
何等令人欢欣鼓舞!尤其对我这种晚觉醒的学渣来说,10000小时理论过于遥远,20小时的理论意味着我可以从懊恼中挣脱出来,靠努力尽快地弥补以前荒废的时光。
不过,要注意的是,20小时理论讲的是学会,可不是说能达到专业大师的水准。
但是我觉得已经很好了。众所周知,掌握一门新技能要从0到80%相对容易,而要从80%提升到顶尖层次则是难上加难。对于我们的专业来说,发挥匠人精神深耕细作是必须的,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技能,我认为达到掌握的程度就已经可以了。
02
20小时理论核心是刻意练习。
因此,掌握了“刻意练习”,就相当于拿到了学习新技能的钥匙。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Florida State University)心理学家K. Anders Ericsson提出的。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属于“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学习区”。
刻意练习的关键在于走出内心舒适区,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区。
03
怎样开始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把一项工作分解成一个一个的小部分→一次练习一个,反复练习→逐渐加大难度→纠正问题→无意识状态。
衡量你真正学会的标准是:你做这件事的时候,已经不用过脑子就直接熟练地做了。
就像我们开车一样,新手会在心里默念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是什么。老司机可不会,打开车门一气呵成。
04
刻意练习有什么坑?
第一个坑:不知道目标是什么,一直不开始。
众所周知,目标是做事情的第一步。
为什么我们老是拿“目标”说事呢?
这是因为我们行动的指挥官——大脑喜欢确定性。
我们大脑这种对确定性的执着,能够为我们实现目标提供巨大的动力,推动我们去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有一个具体的目标,以保障我们要做的这件事的确定性。
但是也出现了另一个问题。
不是每个人在做事前,都清楚地知道具体目标是什么。比如我们对现状不满,光想着“成为更好的自己”,但是并不清楚,更好指的是什么,“更好的自己”这个目标并不具体。
这种不确定性让我们焦虑不安,于是:
出现改变现状的想法——准备展开行动——目标措施不明确具体——迷茫焦虑——停滞不前/慌不择路
人很容易陷入这样的死循环,时间一长,行动力会更差,催生出自我批评和怀疑。
怎么破?
其实,我们可以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也就是说,你并不需要“全部”的确定性,你只需要确定接下来的一步或两步即可。
就好比夜晚,你一个人走在树林里,你想穿过树林,但是远处云雾缭绕看不清路,你不知道前面有没有野兽有没有陷阱,你各种焦虑和恐惧。
其实你并不用过于纠结那么远,你只需要知道眼下5米应该怎么走就行。
因为人是会成长的(理论),站在0点座标的你,能力和知识并不足以清晰地规划到100米,但是你走到了5米,你的能力和知识就能够支撑你做到10米的规划,渐渐地越往前走,你自然而然地能够制定出下一步的规划了。等你走到了50米,你或许就能知道100米该怎么走了。
没有长远目标没有关系,知道眼下该干什么就行。因此,哪怕你内心只有一个模糊的目标,没有关系,对于起点低的人来说,能看清眼前10米就已经很好了。边走边调整,你终究会到达的。
甚至有时候,你走的过程中,会发现,你原定的目标其实并不是你想要的,在走的过程中,你真正想要的目标会越来越清晰。
但是这个过程中,你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说目标不重要,目标是你前进的必要条件。只是说你一定要有5米内的目标,这样能够确保你一直在成长的道路上。
第二个坑:学满了20小时还是不会。
刻意练习的精髓是,已经学会的不必再练习,集中学习你不会的。
大脑喜欢的确定性,我们很享受做事情时得心应手的感觉。这样是不能快速提高的。好比我们吃饭,吃了这么多年,也没见吃出花来。刻意练习中一定要注意避开这个坑,练习的环节必须是超出自己能力一点,有点吃力,但是不至于完全崩溃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