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孩子,他隔三差五被老师告状,罪状包括但不限于:1.课上说话;2.同学打闹;3.口出恶言;4.歪曲事实;5.推卸责任;6.藐视老师。他还隔三差五“不想上学”“不想上兴趣班”,尤其是还“天天不想写作业”,甚至曾经考试看书、左顾右盼。
请问,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有一个孩子,他会眼神发光的告诉妈妈“其实我很喜欢上学”,他会推己及人地希望通过送礼物来让好朋友开心,他会很在意自己的学习成绩而担忧考试会很难,他会很关心爸爸妈妈的心情而委屈自己去做不想做的事情,他会很重视老师的要求而无论如何不想请假不去上学,他会很尊重课堂秩序而强迫自己上课喃喃自语来压制说话的欲望。
请问,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这两个孩子,都是我的孩子。
都是那个会说“妈妈,你怎么能允许我不去上学!”的孩子。
所以,你看到的,真的是你的孩子吗?
哈佛大学史上选课人数最多的《积极心理学》公开课,提醒我们注意的首要问题就是,“question matters”,“问什么问题”真的很重要。
当我们问自己,怎么才能给孩子改正缺点,我们就会拿着放大镜去寻找孩子的缺点。
当我们问自己,怎么才能发挥孩子的优点,我们就真的会看到孩子的优点在不断的增加。
其实发挥优点而不是改正缺点,更能激励人进步。
有时候我们看到的,不是真实的孩子。
真实的那个孩子,真的很渴望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