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一天 的时间,我在学校观察了10位新入职教师的课堂,其中两节物理课,五节数学课,三节化学课,从早上8:00到晚上8:30,马不停蹄,现在坐下来,整理一下。内心浮躁时,走进课堂心才会安宁。
我很欣慰我们的新入职教师已经基本上学会了处理教材,编写教案和组织课堂。也发现了很多优秀的苗子教师,值得培养。马志颖老师的数学课,板书调理工整,能够有意识的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寻找问题,并且注重了讲练结合,充分进行了课堂准备有完备的手写教案。葛晓兰老师在课堂中注重学生解题步骤的规范培养,能够有意识的提出我们来规范一下解题步骤。徐雯老师的化学课,不是从定义到例子而是从生活中最常见的化学式来总结规律,很好的进行了教材的二次加工。徐以茹老师的数学课从感知到猜想,到假设推理验证,完整呈现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真正实现了“大胆猜想,小心验证。”还有很多的还苗子,物理老师韩雷,数学老师王伟,化学老师侯洁王丽,数学老师刘强强,物理老师杨莹,化学老师徐雯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对我们的青蓝眼光学院进一步看见了希望和未来。
那么,对于刚入职的青年教师来说,怎样的课堂才能算合格的课堂呢?
一、只有真问题才会有效驱动课堂。
课堂是不断产生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场景。不断出现的,有效的问题才会促使学生不断思考,进而驱动课堂。有一个理念我们必须要明白,学生可以不回答,但是不能不思考。在王丽老师的化学课上,H2O这是水的化学式吗?为什么?这样的化学式有什么意义?一系列智慧的提问,避免了什么是化学式定义这样没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从问开始,这是我们集团的学风,问,可以是问题,也可以是询问,问题导向,问题驱动都应该是高效课堂的特征之一。
我期望,我们的课堂是高密度,小台阶,一个问题带出一些思考,打开一扇窗户,发现一些东西,巩固一点,练习一点,学一点,想一点,问一点,会一点,消化一点,吸收一点。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是经过考虑的,甚至是有预设的,有效有价值的问题。价值的标准就是启发学生的思维,接近学生的发展区。有时候,问题是坡度,是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够攀登的阶梯。
二、真体验才能产生真经验。
知识的学习应该回归原点,甚至回归人类在真理发现时的困惑和轨迹。真正让学生体验一下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体验一下身边的实验器材的魅力,会让孩子产生更加深刻的体验效果。韩雷老师和杨莹老师,在学习电压的过程中,学生手中始终没有离开电压表,从表的构造分析,到表盘示数读数,还有测定小灯泡的电压,电压表就是一个孩子们学习的工具,这些貌似神秘的知识,孩子们在体验学习中已经变得行云流水。
我希望,能够让孩子亲手去做的,亲手探究的,我们不要越俎代庖,越不放心越放不开手,不要在赶进度的节奏下,让孩子失去亲手探究的机会,有时候我们急于灌输的,反而不是学生喜欢的。只有放手,体验才会真知。
三、较高的密度也是高效课堂的特征之一。
高密度应该是知识内容丰富,课堂节奏明快,课题深度新颖,课堂关系简单的课堂。马志颖老师的数学课,在不断问题驱动的情况下,留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也有学生到黑板的板演,系统复习了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不同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真正实现了高密度。
四、只有深耕课堂,才会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
一个水的化学式有几个方面的含义?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什么关系?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没有把自己换位为学生,没有冥思苦想,可能自己理不透,也不会和学生理透彻。怎样把数学课本数学史资料用足?几千年前的古巴比伦人的智慧,我们今天能解决吗?你能解出这个方程的另一个解吗?如果作为老师没有这种深耕课本的想法,把任何事情弄透彻的劲头,促使我们不放过一个可以延伸的生长点。况且,韦达定理在人类数学史上本身就是一颗璀璨胡明珠,以史为鉴,以史为趣,数学越来越有趣。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课后题作为引入?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引入韦达定理。
五、把课堂还给学生,这种理念怎样落地生根。
多让几个孩子爬黑板,每节课发一张纸,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便于老师课下了解学情。学生在探究学习时候,我们不要没完没了在一旁唠叨,其实我们不知道,这很令人讨厌,只是学生不会说出来罢了。老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真正眼睛落地,发现那些孩子做对了,那些孩子做错了,他们错在了哪里,什么原因?分为几种情况?一会儿我怎样提醒大家?这些生成性的都体现老师智慧。在解决困难时,暴露出学生的思维过程很重要。因为,纠正思路比纠正结果更重要!学生求知欲的递进,是由满满的获得感来增强的。课堂不需要热热闹闹,需要静心思考,不断突破。
六、关注每一个,因为每一个人都很重要。
注意关注每一位学生,注意和每一位学生说话的语气。因为,对于讲话的效果达成度来说,谈话内容不重要,谈话时情绪和情感是起决定性作用的。我们上课的语气尽量鼓励性引导性,而不是嫌弃,甚至不断给孩子灌输“你很笨”的思想。怎样做到亲其师,这确实是一门学问。
七、越关注细节越体现情怀。
我记得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三节电池,没有准备实物演示,我们能不能准备?只需要找一下器材演示一下。电流电荷的移动等这么抽象问题,为什么不借助于PPT投影、课件?及时巩固练习,是不是更有利于孩子的掌握?我们在关注自己的板书吗?有没有想到自己的板书对孩子是多大的影响?板书是一件很严谨的事情,应该条例清晰,提纲携领,甚至是应该提前预设,考虑到美观程度,考虑到知识之间内在联系,而不是随意乱写,一塌糊涂。证明题严谨的解题步骤是不可省略的,我们不是领着他走走就行,而是指明道路,眼睁睁看见他走完走对不出错才行。我问过学生,知道为什么根的判别式大于零就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这些是不是我们都应该关注的?
老师们,现在的课堂不等同于我们上学时,既要有教育情怀又要有教育智慧,这些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不断摸索。用一颗清零的心态来对待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学生,你才会在工作岗位上越来越称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