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磬:一种石制乐器,后改为青铜制作。
卫:会意字,“卫”的甲骨文就像四脚环绕着城邑,会守卫之意。后延伸为“守卫者”,如“门卫”,“侍卫”等。又延伸为“边远地区”。“卫”也表示“九服(以京都为中心,离中心五百里为一服)”之一。这里的“卫”指卫国。
周文王正妃太姒,生子十人:伯邑考(早年去世)、武王发(建立周朝)、管叔鲜(封地管国,今河南郑州管城区一带,后改封于卫国)、周公旦(封地鲁国,武王去世后,辅佐周成王)、蔡叔度(封地蔡国,今河南上蔡一带,后改封于鄘国)、曹叔振铎(封地曹国,今山东定陶一带)、郕叔武(封地郕国,今山东宁阳县一带)、霍叔处(封地霍国,今山西霍州一带,后改封邶国)、康叔封(封地康国,“三监之乱”后,改封卫国),冉季载(冉求先祖,武王时尚年幼,成王时封于冉国,也叫聃国,沈国)。
“三监”指管叔,蔡叔,霍叔,他们的封国居住着以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为首的商代遗民,监管着他们的生活,后来在武庚的蛊惑下,“三监”发生叛乱,被周公镇压后,武庚和管叔被杀,蔡叔被流放,霍叔被贬为庶民。管叔的封国转给了康叔。
卫国建于公元前1116年,灭于公元前209年,存在了907年,是周朝时期寿命最长的诸侯国,秦始皇灭六国,但没有灭卫国,直到秦二世,卫国才被灭。卫国曾被夷狄所灭,后在齐桓公的帮助下复国,商鞅,吕不韦,吴起都是卫国人。
孔子周游列国14年,四入卫国,在卫国居住的时间达十年,第一年住子路的大舅子家,其余9年住在孔子好友蘧(qu)伯玉家。
荷:音he,第四声,肩挑的意思。
蒉:音kui,古代用草编的框子,一般用于盛土。
鄙:《周礼-太宰》:“都之所居曰鄙。都鄙距国五百里,为王子弟公卿大夫采地。”后指郊外,偏远地区。由此延伸为粗俗,鄙陋。又延伸为轻蔑,看不起。如鄙夷(夷也指偏远地区)。也有品质低劣,阴险狡诈之意。如“卑鄙”。鄙也作谦辞,如“鄙人”,“鄙见”等。在周代,鄙也是一种地方组织单位,五百家为一鄙。
硁硁:音keng,响声词。
而已:罢了,罢休之意。
深则厉,浅则揭:此句来自《诗经-卫风》,字面意思是:水浅的话,可以提起衣服走过去,水深的话,反正衣服都会弄湿,不如直接走过去。其深层含义为:做事要审时度势,面对不同情况,要有不同措施和办法。此句后浓缩成四字成语:深厉浅揭。
末:木上曰末,与“本”相对,末的原意就是木梢,如:“末大必折”。后延伸指物体的末端,如:“秋毫之末”。也指事物的尽头,如:“周末”。古代经济以农业为本,所以农业又叫“本业”,工商业叫“末业”。末也有碎片的意思,如:“粉末”。
本文中的“末之难矣”的意思是:“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有子曾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立“本”容易,但“末”之是很难的,佛家有云:“根本智易得,得后智难求”,道理是一样的,人们常说:“行百里,半九十”,最后的十里路是不好坚持的。
全文理解为:孔子在卫国,一天正在击磬,有一位挑着草筐的人从孔子门前走过说:“这个击磬的人有心思啊!”一会儿又说:“声音硁硁的,太执着了!没有人了解自己,就独善其身算了。正如《诗经》里说:水浅可以提起衣服淌过去,水深的话干脆就直接淌过去,审时度势吧!”孔子说:“确实是这样啊,立本易,末之难啊。”
这章内容是讲述孔子在卫国遇到知音的一段对话,这个荷蒉者肯定是个不简单的“高人”,“隐者”,他觉得没必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孔子感慨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很难,但并不接受这位隐士的建议。他们的人生态度完全不同,境界也不同,隐者是消极避世的,孔子是执着的,积极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已年六十三。此时卫灵公已经去世,卫出公辄在位,而其父蒯聩则流亡在外不得立,君臣名分不正,孔子不愿参与政事,所以每日以“六艺”授徒为主。心中悲愤不已。
伯牙抚琴遇知音
孔子击磬遇知音的故事在民间传播得不广,因为他们只有一面之缘,没有很精彩的故事,伯牙抚琴遇知音的故事却非常有名,传播很广。
战国时期,楚国郢(ying)都(今湖北荆州市)有个音乐家姓伯,名牙(后被明末小说家冯梦龙讹传为姓俞,名瑞,字伯牙),伯牙虽为楚人,却任职晋国上大夫,且精通琴艺。伯牙抚琴遇知音就是他在探亲回国途中发生的故事。
伯牙是当时著名的琴师,善弹七弦琴,技艺高超。既是弹琴能手,又是作曲家,被人尊为“琴仙”,此记载最早见于《列子·汤问》篇。《荀子·劝学篇》亦曾讲“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六马”是天子所驾,它们听到伯牙的琴声,仰起了脖子,忘了吃秣(草料)。伯牙的琴艺可见一斑。
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有一年,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为伯牙觅得知音的故事编了一首诗: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那么钟子期是什么人呢?他怎么能听懂伯牙的琴声呢?他其实也是个“高人”,我们可以从他的姓氏找到一点蛛丝马迹。战国时期,编钟是当时的“乐器之王”,尤其是楚国,编钟的制作工艺和演奏技法都非常成熟了,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就可以推断出当时的盛况。在楚国,负责宫廷音乐的乐师就以“钟”为姓。
史料记载,钟子期(前413年—前354年),钟氏,名徽,字子期,春秋战国时代楚国汉阳(今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集贤村)人。他的先祖是史上最早的职业琴人,史上第一位古琴演奏家——钟仪。在一次楚晋战争中,钟仪被当成俘虏送给了晋国。
《左传》记载:公元前582年,晋侯到军中视察,发现了两年前送来的楚国俘虏钟仪,当时钟仪自称是伶人(乐师),晋侯就给他一张琴,命他演奏。钟仪所弹奏的都是南方楚调。晋侯认为钟仪未弃本职,不忘故土,受到了感动。为了促进晋楚两国和平关系,晋侯就把钟仪送回了楚国。
钟子期也是宫廷乐师,后因为父母年迈,辞官回到家乡侍奉父母,平时靠打柴为生。伯牙失去了知音后,也辞了官,来到钟子期家继续侍奉其父母,直到她们离世,伯牙的高尚情操一直为后人传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