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深知:一本好书,一只温暖的手,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对弱小的心灵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重读《老人与海》这本外国名著,我心潮起伏,感慨万千,每读一次肤浅的理解就会加深一层。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老人的话语如大海的涛声,久久回旋在我的耳畔。
古巴老渔夫桑提亚哥是个“幸运”的人,出海八十四天没捕到鱼,而在别的渔夫眼里只是个失败者,这就是故事的开端。但就在第八十五天,他真的发现了一条大鱼,明知对方凶猛异常,但是他毫无退缩,决心捕获。他对大鱼说:“我跟你奉陪到底!”,经过整整两天两夜的搏斗,老人精疲力竭了,才把这条鱼刺死往回拖。但事情并未那么顺利,回航时,大鱼的血腥味引来了鲨鱼一次又一次的袭击,于是,他又投入了战斗。但此时的鱼叉被鲨鱼带走了,小刀被刺断了,棍子也折断了,就连舵把也用来搏击,结果鱼肉都被咬去了!但上天似乎不会怜惜这样一位顽强的老人,厄运又回到了他的身上,最终的大鱼只剩下一条巨大的骨架。文学大师海明威并没有让老人获得最后的胜利,却以光秃秃的骨骼给读者留下悬念。
《老人与海》的故事不仅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象征着整个人类坚不可摧的精神风貌。在现实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胜利者。他那顽强搏击的意志,展示了人的高贵与尊严——我已经尽力了,却没有获得圆满的成功,结果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过程!想到教学中,我能做到的尽量做到,能做好的尽量做好。读书为明理;读书为做人;读书为体验生活的意义,我不管做什么,只要尽力了,就够了!
老渔夫失败了吗?放弃了吗?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下,与大海搏斗,在沉沉浮浮的海涛中,巨大的灾难刺激了老人坚强的神经,他活着的乐趣就在于波跌浪涌之间,命运却注定他不会葬身于波涛汹涌的大海而万劫不复。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永不言败”,这就是本书告诉我们的哲理!
这是“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作者这样说。这是他曾经在《老爷》杂志上发表过一篇关于一个《古巴渔夫》的通讯之后,根据这个素材写了《老人与海》(1952),从而得到普利策奖金,一九五四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可是令人遗憾的是,海明威长期忽视甚至糟蹋自己的健康致使肉体上、精神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损伤,终因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与创作的衰竭而自杀身亡。“适时而死。死在幸福之巅者最光荣。”是的,自从他的自传体《流动的圣餐》创作以来就陷入了困境,电疗致使记忆衰竭,他一生奉行的至理名言就是:人可以被毁灭,但绝不能被打败。也许,是他担心自己被打败,而毁灭了自己。
这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部英雄主义的交响曲。简洁、清新的文体又是他创作的一大亮点。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就日常用语而言,这样的文风我再次拜读,那一位老人,一条小船,一片大海,那阵阵波涛,就浮现在我眼前……
掩卷沉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我特别欣赏。一方面赞美了人类与自然和命运的拼搏是不可摧毁的力量,另一方面表现出了海明威向往人类美好,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精神。那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态度?他给人以振奋,给人以力量,给人以朝气,这种给人以积极向上的亢奋,就是生活中的一面旗帜,一面镜子,犹如人生的坐标,事业成功的向导……
遥想海明威一生,一个医生家庭出生的他。在父母的影响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见习记者的他就出色地完成了新闻报道任务。在严格的文字训练中,在无数次战斗考验中,他以惊人的毅力发表多部作品。一部部惊世的佳作,留给后人的是无穷的遐想和巨大的精神财富。贝多芬曾经说过:“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征服。”英雄所见略同,他们都说出了“英雄”的含义,生命的意义。
世界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有一段名言:“生活在书的世界中,领略生活之美,享受文化财富,使自身变得更加高尚。”书赐予我们无穷无尽的欢乐,感悟人生,感悟书中的真谛,享受属于我们的世界,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