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午饭吃饺子,妈妈老早活好了面,剁好菜拌好了陷儿。我说擀皮的时候喊我,结果妈妈又一个人悄悄忙活去了。
我在卧室听见了擀饺子皮的声音,赶紧跑出去到厨房,和妈妈说:我来擀吧!然后就从妈妈手机拿过了擀面杖,开始擀起来。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妈妈的腰椎疼痛毛病时好时坏。而我知道擀饺子皮其实是个体力活,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和动作,擀地久了,会脖子痛,腰痛,手麻。
我可不想让妈妈硬撑着干这些活了,只为了给我们做顿好吃的。妈妈一直心疼我们,从小到大什么活儿都不让我们干,我们也习惯了安心享受这饱满的浓浓的无私的母爱。
可是这两年一直能干的母亲忽然身体大不如前了,主要是腰椎间盘的毛病,时常腰疼腿疼,医生嘱咐不可以干重活了,提十斤以上的东西也不要。可是母亲只要感觉自己稍微好一点儿,她就去忙乎了。
我看着母亲腰疼腿疼时走路歪歪斜斜的样子,心疼的要命。母亲在我的心里一直是那么的强大,可是这两年,我感觉到母亲好像忽然间老了,主要是身体方面的。那一刻,我好想抱抱母亲,好好照顾她。可是,依旧是母亲在照顾我更多一些。
所以,我看到家里什么活儿,也赶紧抢着去干了。我想着我自己多干一点儿,母亲就可以少干一点儿。或许在我努力多干活儿的过程里,我也再慢慢的长大了,母亲也会感觉到一丝依靠吧!
就在我在厨房里擀饺子皮时,大宝跑进厨房来,站在我旁边看了好久,羡慕的不得了。跃跃欲试地说:妈妈,你一个人在这里好像干的很开心啊!我也好想来擀啊!
我说:这还开心,擀饺子皮可费力气了,手疼,你没看见我满头大汗嘛!而且我还挺生气对她说:你不要瞎捣乱,快去一边去吧!
但是大宝还是站在那里一边看一边说:可是我觉得这就像在玩水晶泥啊!然后又是各种问题,比如面粉为什么就可以加了水随便揉成各种形状啊,诸如此类的问题,被我以常识模糊略过。
然后我一直在那里擀饺子皮,妈妈活的很大一块面,一会儿就被我擀完了。我在擀完时,忽然发现我自己不知不觉力气变大了,速度变快了。因为我想起我以前如果是一个人擀这些饺子皮,我可能会感觉很愁很烦的,虽然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教会我擀饺子皮了,但是我从来没有一个人擀过这么多。每次都是爸爸妈妈包饺子时,我顺便玩儿着擀一些,包一包。
然后,我想到女儿刚才说的玩水晶泥的事儿,我也忽然间有了点玩泥巴的感觉。而且,心里脑海里手里冒出一种游刃有余玩泥巴的感觉。想象一大团面在自己的手里揉啊揉,各种揉,完全不费力气。忽然觉得所有的面食都可以尽情玩儿了,那一瞬间,我心里那个关于面食的锁好像忽然被打开了。
如此有意义的一个时刻,终于降临了!按理说,从小吃面食长大的我,应该做起面食来轻松游刃有余才对。可是恰恰相反,面食一直是我一个很大的心理障碍,因为在我心里我一直觉得它特别特别难,太难了,所以都不想靠近。
想起去年初从一个做饭小白开始练厨艺,也是受到一位朋友的影响,她说起随便做一桌菜时那种轻松热爱的神情深深的影响到了我,让我觉得原来做一桌菜居然可以这么轻松。因为那时,我连做一两个菜都感觉十分费劲呢!
一年过去了,我的目标已经不知不觉实现,我也可以轻松做出一桌菜了。或许是这一年做菜积累出的力量,帮我在今天打开了面食的这个锁儿吧!
想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句话。我反思自己关于面食的障碍从何而来?面食是我们家的主食,母亲从小做到大。小时候家里人多,做饭是个苦差事,母亲每天做饭都很辛劳,她心疼我们从来不让我们做。所以我从小到大没有做过一次饭。
其实,从自体心理学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这也算是一种创伤,过多的爱是一种创伤,它无意中剥夺了孩子的某一部分自我,继而也让某些能力没能顺利的发展出来,孩子的现实感,自尊感都会因此而受到一些影响。
基于这样一个存在的事实,面食在我的认知里,是和“辛苦”挂钩的,和“难”挂钩的,和“我不能”挂钩的。如此,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在内心世界,面食和我隔了一个深深的简直不可逾越鸿沟。即使是现在,母亲也会不自自主的说:面食是很麻烦的,很难的,做米饭容易,炒几个菜就行了。因为作为北方人,从前家里是不怎么吃米饭天天炒菜的。
其实,炒菜根本也不是一个简单轻松的事儿!可是,在母亲的认知里就是这样,她之所以总是念叨这个事儿,本质上是想表达她内心的一种不为人所理解的难。因为小时候家里亲戚多,妈妈心地善良为人友善,爸爸妈妈家里的兄弟姐妹亲戚来城市都住在我们家,一年四季就感觉没断过。
而所有人的每天三顿饭都是母亲在做,做了好多年。因为人多,所以家里的锅一直很大,每天要揉的面也很多,都是母亲一个人的事儿。母亲勤劳善良,所有家务活儿全包了,不让上班忙碌的父亲做一点点儿,更舍不得让我们去帮她做。那时,不仅人多,生活条件也很一般,做饭不像现在使用天然气这么方便,夏天也没有空调,也没有抽烟机,厨房里烟熏火燎,夏天更是热的汗流浃背还在做饭。
如此想来,母亲是把所有的辛劳一个人扛了,她舍不得让我们进厨房。在她心里,做饭真的是辛苦,可是她还是做了很多年。她最大的幸福就是变着花样做各种好吃的让我们吃的香香的,饱饱的。我们也就习惯了。如果再往回追溯,外婆当年的辛苦更甚,缺吃少穿的年代,仍然是一个人为一大家族人做了一辈子饭,风雨一肩挑。这对母亲来说,也是内心的一个深深的痛,一个阴影吧!
可是,现在年代不同了。生活条件好,下厨房做美食变成了一种享受。做饭这个事儿,从外婆到母亲,再到我,除了浓浓的爱从来没有变过之外,其他一切都变了。不再辛苦,不再麻烦,不再难,反而成了一种好玩儿的,很解压的,很享受的,很有成就感的事儿。就像女儿说的,感觉就像是在玩水晶泥。
仔细想想,这是时代的变迁,给“厨房、做饭”赋予了新的意义。它不再是女性必需的义务劳动,不再是女性唯一的小小的世界。女性,可以有越来越多的选择,她们的世界越来越宽广,也因此,厨房这个小小的世界,才成了她们忙碌以后解压的场所,成了她们享受生活,盛放对家人的满满地爱的地方。
当一个人有了自由选择的权利,也有了自由选择的能力,那这世间所有的美好才会真正开始慢慢绽放!
反思自己,女儿有时很想参与家里的一些事儿或者家务活时,我也总是习惯性的制止了,觉得她小,或者觉得太麻烦了也干不好,还不如我自己做。有空就去读书学习或者玩玩具去就好了!
现在想来,这种想法还是很有问题。祖父母那一代人,大环境本来就不好,总体是真的辛苦,大人舍不得让孩子更辛苦是有道理的。可是现在这个社会,小孩子个个都是宝贝,什么活儿也不用干,什么苦也不吃。孩童出于发展本能要求干一些活儿,父母再不让,这样对孩子人格的培养肯定是无益的。
仔细想想,我们希望培养出的孩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难道只是要一个成绩分数嘛?不,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格健全的人,在成长过程中,在将来面对社会时,可以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有正确的思路和价值观,让自己开开心心充充实实过完这一生的人;是一个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都能保有幽默的态度和智慧的人。
家庭其实是社会的雏形,想想孩子本来就总有玩乐的心,在她们眼里,和面是玩水晶泥一样简单好玩儿的事儿,对,其实就是这样,为什么非要一本正经地让她觉得这是一个困难辛苦的事儿呢。喜欢玩就玩好了?孩子在玩水晶泥,创造各种泥,玩各种乱七八糟的玩具和游戏的过程里,她们从没有觉得困难和辛苦,她们就是一门心思钻进去玩的不亦乐乎,困难和辛苦只是大人自己头脑里的概念。
嗯,人生本来不就是这样嘛?一次游乐的旅程而已,所有人都是各种角色的玩伴儿,所有物都是道具。你是你生命旅途中唯一的主角和创作者,别人也是。你自己写剧本,自己演。不要当真,可是要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