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个很喜欢看纪录片的人,毕竟纪录片比较枯燥一些。但是有时候无聊,被电视网络娱乐到空虚无力的时候,我偶尔也会去关注一些经典的纪录片。
中国的纪录片分为三个方面吧,我认为。第一类是自然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比如大型纪录片《故宫》,这类纪录片向世界传播了我国悠久的华夏文明;第二类是对现实社会的万象生活记录,比如《飞着去上学》,主要记录现实生活里的比较有意思或者有意义能够发人深醒的题材;第三种就是记录电影电视相关行业的拍摄过程的纪录片,现在改叫某某电影制作特辑了。
前段时间,我突然在微博上看到姚晨分享了一个日本NHK电视台的纪录片,是讲中国的历史文化的东西,我很感兴趣,于是就认真的看完了。这个用繁体中文加日文假名字幕做的画风很古朴,配音是日语的,而内容是记录敦煌莫高窟的佛像,片名大概是是大唐帝国的昔日辉煌吧,字幕组日语翻译的,记不太清了。它是第一次对莫高窟内部壁画进行进行高光高清拍摄的纪录片,这个尺度后来也没有第二个了,这是姚晨分享的原因,也是大家感兴趣的点。
我看完就觉得奇怪了,为什么中国的物质文化遗产要去对外国佬开放,尺度这么大,央视都无法进行这样的拍摄?当然,对自己狠一点这个道理我还是明白的。难道当时的国内没有拍摄水平可以与日本相比的团队?也不可能吧?当然后来央视拍的《丝绸之路》大型纪录片里有一集是专门讲莫高窟的,而且还是一个欧洲人拍的,以他们的团队视角来为核心展开的。中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非要让外国人去传播?
纪录片的核心就是真实的记录发生的事情,要理性客观的去记录。这点我们国内的片子没有办法去客观的分析,关起门来大家都是自己人,而且都是以中国人的方式和深受几千年儒家文化熏陶的艺术工作者来讲述的故事,我们看多了都无法分辨真伪。
外国人拍的中国,由于文化背景、地理位置、价值观、宗教信仰、生存法则都不一样,可以通过他们的视角来了解一个相对客观的中国。
我看过BBC拍的纪录片叫《Chinese is coming》即中国人来了,讲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在世界各国生活给当地带来的影响。然后从多个角度去展现出一个真正的崛起的大国,到底对世界实实在在影响在何处。纪录片开始先是中国人在非洲,开养鸡场挤掉了当地人的生意,让黑人不爽,各种挑刺;另一方面中国人给非洲人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解决了就业难的问题,还是受到了当地人的喜欢。这就是一个镜头平行剪辑后的对比。故事说到中国人在非洲只有刚果一带的人不受欢迎,因为中国人在那里开了大量伐木场,而且当地人偷猎大象的现象严重,这个中国人有什么关系?他们当地警察局说刚果的象牙交易市场主要在中国。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就是他们讨厌我们的原因。片子里还讲到了中国人在非洲修路,高速公路和铁路的质量甚至超过国内,这个让非洲同胞欢欣鼓舞,欢迎中国人去非洲生活建设大黑地。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国人在那里做生意,矿石和水泥原料,还有木材都是巴西每年会大量输出给中国的资源,同时中国人在那里也不受欢迎。另一方面片子列举了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的巴西版比基尼,也是抢了巴西当地人生意,而且价格更低,让巴西人感到不满。这么多的镜头就让我们看到了祖国日益强大起来,真实的影响着世界经济和其他方面,同时也看到了世界对中国崛起的看法,是不是比较可信?
当然BBC还拍摄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类的中国地理纪录片,其中有一个有五集,名字记不得了,讲西双版纳的梯田,还有四川的大熊猫基地;万里长城的风景;北京城的现代化以及中国的云南地下溶洞,就是这样一个纪录片。它首先以一个小的切入点去展开,跟着一个冒险者贾斯汀(BBC记者)去探索这些自然奇观,然后讲述看到的东西,从一个外国人的角度去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来讲述故事,同时又用现代的科学技术为背景来支撑一个脉络,这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式。
外国人拍的外国纪录片是怎样的?相信大家基本看过日本的纪录片《寿司之神》,讲述日本最伟大的寿司大师的纪录片。该片从一个平凡的角度来记录大师每天早上去市场选购材料,对鱼米的新鲜程度和好坏残次的准确把握,晚上在店里吃饭工作准备,以及招呼客人的情况都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明明是一个受到政界大亨和世界人民喜欢尊重的美食大师,却和一般人一样平常,这样的期待反差让人有点震惊和遗憾。
综上所述,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不光要记在心里,也要输出,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了解到我们的大国文明。纪录片是绝佳的方式,当然我们要理性客观不能违背纪录片的初衷,去让世界看到一个真实的崛起的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