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群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今天是姑爷节,男人们都很牛,领着老婆去退货 ,老丈人生怕把闺女退回来,就好吃好喝滴伺候着,结果吃人家的嘴短,女婿只好又带着老婆回来,再熬一年,大年初二快乐!
今天是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日子,姑娘们都打扮的漂漂亮亮,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我也不例外,早起洗漱打扮,给父亲准备好礼物,烟酒茶固定老三样不变,另外加其他的礼品,基本是五样礼物。按照传统,姑娘回娘家要给父母送挂面等,寓意丰衣足食的意思,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大家基本都以油米等代替。
父亲兄弟三,大年初二我们也是要看望大伯二伯的。这天和我一同回去的还有堂姐们和姑姑。为了不扎堆,基本都是平均分配人员的。
记得小时候,最热闹,因为奶奶一直跟随父亲,因此客人们都习惯来我家,一到饭点,大伯二伯就来我家请大家去吃饭,这个时候,总是不知道怎么去留,不是不想去,而是都想去。自从母亲去世后,在我家吃饭的人比原来少了许多,但吃完饭还是都过来陪父亲说话。家里的年也因为母亲的离去少了原来的幸福和美满。
今年,大妈大伯相继离世,但我们姐妹还是依旧去大伯家,人虽不在,但家在,堂哥们在。
每年,我都是回去最晚的,或许是因为我是家里老小,大家也都格外关爱我。车子停在家门口,就听到大姐夫说:“你们这是来吃早饭还是午饭呢?锅都洗了”,父亲说:“我已在你二伯家吃过饭了,你们快去吧,都等着呢……”(由于疫情,弟弟过年没回来,家里就父亲一人)二伯家人很多,姐姐姐夫、姑姑姑夫、还有孩子们,一大桌子,互相问候,互相推让。
中午和姐姐们去大伯家,客厅好多小孩,过年真的是孩子们的世界,每年也只有这时候能聚齐,孩子们虽然平时不常见,但是血浓于水,血缘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亲、最奇妙的关系,看这些孩子们在一起,大点的一起聊天,玩手机游戏,小一点的涂色、放花炮,最有趣的是堂哥家比我二宝大半岁的四岁半的小侄子,午饭时间自己都不吃,给我家二宝喂饭菜,一副大哥哥的样子,这和谐的一幕惹得大家哈哈大笑,也感叹亲情至亲、看着这些孩子们一年一个样,不由感叹时间如梭,岁月蹉跎啊!
午饭吃罢,长辈们给晚辈们发压岁钱,晚辈们给长辈拜年,大家在一起聊工作、聊孩子,聊孙子、聊家里家常……每年,也只有这一天,才是悠闲自在的。
初二回娘家,悠然见至亲。
大家陆续都回家了,我爬上父亲的热炕,很快就睡着了,还在回娘家的甜美梦乡里,被老公叫醒,喊我回家。“我不想回了,想在这里住一晚。”“好啊”他知道我是说说而。自从有了二宝,就没在娘家住过,尤其是春节,怕孩子感冒。
是要回,但没说得老早回啊。晚上给父亲做臊子面吧,父亲一个人,肯定没做臊子面。我准备食材,老公给我打下手,炸油豆腐,煎鸡蛋饼,我和面,父亲压面条,儿子也过来给我帮忙切黄花木耳,很快就做好了。按照老祖宗的风俗,过年是要请家里的逝世的老祖先们回家过年的,那就肯定要做臊子面,第一碗盛上,父亲便去献饭,献汤了。其实,主要是想给父亲准备点做臊子面的配菜,父亲一个人要吃也会方便些。
父母在,家就在。家,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牵挂与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