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书店里,充斥着大量标记有“自我管理”“逻辑思维”“干货”的书籍。那么我要讲的是什么呢?当众多书籍忙着将知识和观点拼命灌输给读者时,这本书冷静地告诉读者,比获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使用知识的能力,即“知识之上的知识”。在知识之上,还有认知、管理、运用知识的知识,也就是所谓的“元知识”。将经过思考的东西作为对象予以思考时,所得到的收获就是一种元知识。同时,他还监控我们的认知过程,并及时反省与调整,使我们的思考永远处于动态之中。
我们的大脑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见,这些偏见有些是有一定价值的“思维定势”,有些则是大脑认知机制里的Bug。认知偏见,是其中最常见的系统性偏差,主要是由于人们习惯凭借主观感受建立社会认知,而忽视本应作为认知基础的客观因素。认知偏见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认知偏见还包括了许多细分领域,比如基本归因错误、幸存者偏差等。以“基本归因错误”为例,高圆圆主演的电影《搜索》中,她在被查出癌症以后因心情不好,在公交车上不给老人让座,还羞辱了对方。大家从她的外表、着装以及行为直接判断她品行有问题。这是内部归因,而鲜有人想过是否有其他客观因素。当然,现在越来越多人过度地将结果归因于环境影响。比如同学考试考得不好一定是因为能力不够,而我的考试成绩差是因为没发挥好、题难、老师给分太严、考试的时候门口有个穿高跟鞋的老师走过等等。再回想一下每次去上课迟到的时候,你是不是都会给自己找类似闹钟坏了的理由,而不愿意承认是自己起晚了呢?理论落实到实际案例中,是不是有趣多了?这仅仅是心理学世界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实用的心理学知识等待我们去了解。通过他们,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思维中的谬误并努力扬长避短,为高效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基础。
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木桶效应,讲的就是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然后就有人把这个效应应用在自己的优劣势上,结果做了许多行动也没有把自己的劣势变成优势。其实这一理论早已过时,取而代之的是长板效应。当你把木桶倾斜的时候,决定装水量的则是木桶中最长的那块板。应用到优劣势中,就是让自己的优势越来越强,而避开自己的劣势。事实上,你把用在提升劣势上的一半时间和精力花在提升优势上,你的优势将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暗时间》作者:刘未鹏
参考公众号:优势计划by熊猫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