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着,在书架上点兵点将,就抽到了这本《北京折叠》。大数据的标签:作者郝景芳,得了雨果奖。
这篇文章为我们展开了对北京的想象。未来的北京空间分为三层,不同的人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也按照不同的比例,分配着每个48小时周期。故事从充满垃圾场和工厂、拥有8000万人口的第三空间开始。一个带着自己捡来的小孩的垃圾工,为了小孩上好一点的幼儿园,决定铤而走险,去干走私。主人公要做的事情是从第三空间偷渡到第二空间去,为委托人从第二空间偷渡到第一空间去给心上人送一份情书。
第三空间,这里是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垃圾处理的地方,也拥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少的空间以及最长的时间,当然还有最少的收入。我们跟随着主人公的脚步来到了第二空间:这里是类似中产阶级的聚集地,他们一个星期的收入是第三空间的垃圾工一个月的收入。他们房子大了许多,有24小时的热水和体面的工作,以及爱情和梦想。第一空间的生活和居住空间以及职业更加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如果通俗易懂的话来比喻的话就是:第三空间就是北京的地下室,第二空间就是普通的单元房,第一空间就是别墅区。
很眼熟吧,这是赤裸裸的现实,只是用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呈现。我们都在对号入座,如同第三产业累死累活也赶不上互联网金融的积累财富的速度一样,如同普通人家奋斗几十年也凑不齐首付,买不起一套房一样。
我们笑谈着悔创阿里的马云爸爸各种鸡汤,一无所有王健林国民岳父的小目标。努力工作,为了生寸,为了改变生活质量的一点点机会而努力奋斗。
尽管如此现实如此残酷,幸运的是,来自第三世界的主人公还拥有善良和幸运。
这本书得的不应该是雨果奖,而应该是现实批判主义的奖项。
从前,我们从科幻小说里面看脑洞大开的未来,现在,我们从科幻小说里面看到无法躲开的现实。
阶层的分级是如此的快速,你我和父辈的差别是,父辈在社会的变革中还有机会,而如今的我们,只能在自己的阶层努力拼搏,倾尽一生之力,为自己的后代争取一个上升的机会。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看清楚这个事实后,我们还有时间和机会,不抱怨,不放弃,方能过好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