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30日
28日是我来津的第一次出远门,我乘地铁倒公交去位于河东区的某高档酒店拜访我的老同学XX。老同学此次来津也是陪女儿的,只是她女儿是来津公干。我们都是响应孩子号令“召之即来”的好妈妈。争取做到等孩子们成家立业了不需要我们陪伴时,做到“挥之即去”,千万别介入孩子的家庭生活瞎指挥。
我们俩盘腿盖被坐在宾馆的床上,从上午聊到晚上,从家庭聊到工作。中午都没舍得花时间出去吃饭,而是叫的外卖。同学说,她刚学会点外卖,我不是也如此吗。我们中年妇女在家谁叫外卖吃,想吃啥自己能做。
一眨眼我们俩聊到晚7:30,还意犹未尽,外边天已经黑了,同学留我住下,我还惦念儿子,所以没住。我们是三观契合度极高的发小,我们之间聊天不仅是可以做到畅所欲言,更能做到推心置腹。
我的同学曾担任某行业部门重要岗位的高管,她接触的多是高端人群,故对社会阶层的领悟更为透彻和清晰,看法也是高屋建瓴,打开了我了解社会的另一扇窗户。
感知自己认识大千世界的眼光有些肤浅和局限,社会运作能力更是捉襟见肘。为什么古代有“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古往今来教师这个职业从来就不是人们向往的最好的职业之一。
医生愿意让自己孩子继续当医生的有之;公务员愿意让孩子继续当公务员的有之;但教师愿意让自己孩子继续当教师的很少(主要是指中小学教师)。说明目前为止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仍然不高,前(钱)途并不是“一片光明”。
有人说教师可以补课挣钱,说这种话的人,只看到该行业的冰山一角。对教育众多从业者的心态和状态根本就不了解。说句不好听的话,羡慕老师工作好的人,多数是社会低端人群。中端高端人群认可和羡慕老师工作的人不多。
这样的恳谈会是我盼望已久的。过去我们都工作忙,即使见面也没聊得这么透。我们俩都只剩一位80多岁的老父亲了,同学的父亲是离休老干部,从看问题的角度,身体状况,经济能力等方方面面,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老爹都是无法比的。
所以她的赡养难度比我小的多。但不管怎么样,50岁的中年人赡养在谁家都是不能回避的主要事情。于是我们就赡养模式、亲情关系等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父母的衰老与疾病伴随着年龄增大缓缓而至,只有父母病倒,卧床,丧偶,独居,失能时,我们才体会到“赡养”的艰辛与厚重。往往这时候,才显示你是坚强还是脆弱,是承担还是推诿。多子女家庭如此,独生子女家庭也是如此。
这世界上的人很多,但能和你沟通起来观点相似,且酣畅淋漓的人其实并没几个。所以才有“知音难觅”这种说法。就好比跟没有梦想的人聊梦想,对方会觉得你不着调。跟不读书的人聊阅读,对方会觉得你太矫情。话要说给懂你的人听才会有共鸣,否则就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今天看某公号的文章《养儿有罪》《彩礼是婚姻幸福的保证?呵呵!》,讲述的是农村要高额彩礼,逼死人命的故事。文中写到“男婚女嫁,本是人生大喜,然而在少数地区,很多有情人被天价彩礼拆散。结婚过日子,最主要是两个人过得好,相互包容,金钱不能衡量一切。简单、质朴回归本心的婚嫁风俗,才是婚姻的本真。”
作者总结说:留言中支持要彩礼的人数仍然占多数。有女儿的一位网友 留言这么写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付得起彩礼的家庭本身就比付不起的生活好,贫贱夫妻百事哀,我觉得你确实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多少年轻夫妻经受住了共苦,老了却没有同甘,可以挑一个条件差不多经济好的,干嘛要跟着穷小子吃苦,辛苦养大的女儿,又怎么舍得让她嫁出去吃苦。”
有儿子的网友留言这么写:昨天你的文章我也给我15岁的儿子看了,问他怎么看?小子的回复如下“往往越是没有能力的男人越会压榨父母,要求父母准备高价彩礼,买房买车给自己结婚!自身条件欠缺的,对男方人品和能力不够信任的女方,才会要求男方哪怕债台高筑也要准备天价彩礼!这根本不是结婚,就是做买卖!”
谁对谁错我不评论,站在个人立场都有道理。立场决定观点就是真理。今天中午我无意中和儿子聊起了类似话题。儿子说:妈,你们这一代人和现在女孩择偶观不一样了。不信你到大学随机采访一下。问她们想找什么样的男朋友?有房有车有存款是基本条件,不是白马王子就是霸道总裁类型,还得死心塌地爱她们。
我说:这样的人设只活在电视剧里,现实中有也是凤毛麟角。要不现实中优秀剩女多呢,关键是优质男数量太少,满足不了女性择偶的需要,好男人不够用啊!尽管男人总数比女性多很多,但“三无”(无房,无钱,无工作)牌的劣质男数量过大,女性没人愿意跟他们。
所以有男孩的家庭比准备婚房婚车更重要的是培养好人,“三高”(高学历,高收入,高个头)男人才受青睐。如果外加还有房有车有存款,那就女孩们心仪的“高富帅”呗。
别赖人家姑娘要高价彩礼,都是你儿子“没出息”惹得祸。你儿子要是精英或潜在人才,倒贴房车的女孩都有的是。
醒醒吧!未来的婆婆们,用心把儿子培养好,即使不出类拔萃,也不至于太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