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好问题,我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
在说结婚以前,我们先说一下“爱情”,因为婚姻里面有爱情的属性,所以不可避免地,我们要先从爱情的角度来进行讨论。
一、爱情的定义
那么,爱情的定义是什么呢?爱情是人际吸引最强烈的形式,是身心成熟到一定程度的个体对异性个体产生的有浪漫色彩的高级情感。特点如下:
1.一般是在异性之间产生。
2.个体身心发展到相对成熟的阶段才能产生的情感体验,这里面幼儿不算,因为还小,没办法产生爱情。
3.有生理基础,包括性爱,不仅仅是精神上的依恋。
4.基本倾向是奉献,衡量一个人是否有爱情,就看有没有“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就行了。
而斯坦伯格爱情三角理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形成的,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爱情才能达到平衡。在这里,有个词非常关键,“承诺”。亲密和激情大家都能理解,而对承诺,可能就不是那么深入了。
我想大家肯定会很好奇,为什么婚姻制度是“一夫一妻”制,很难一夫多妻或者一妻多夫,原因是爱情会有“评估取样”,并且具有“互惠”性质。
这个问题好理解,男女双方在某一群体中选择愿意交往的对象时,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交往的收益与成本以及相互抵消后的盈余。如果收益及盈余超过自己的期望值,那么对方就会成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比如,女方看到男的有车有房,这样一来女的就会减轻自己奋斗的时间和精力,觉得能够马上依靠,交往的时候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期望,那么追求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除了“评估”,爱情还会有互惠,男女双方会尽可能地交换利益,如一起聊天、互赠礼品、有共同讨论的兴趣话题,随着互惠的程度越多,两个人的亲密感就越强。双方认为从对方得到的收益大于从其他异性那里得到的收益,因此就会停止与其他异性的交往,双方关系开始固定,就形成了“一对一”的形式。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人都能够理解“一夫一妻”制的问题所在了吧。最大的问题是“成本”,有了付出,就不愿意在付出的过程中得不到回报,一旦有人离开,那么内心就会显得无比失落。
“我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得到的是这样的结果?”
不过,人性这东西是禁不起考验的,出轨、背叛的事情必不可少,每个人步入婚姻,既觉得离不开对方,但又会担心对方离开自己,那么这种状态之下,只能通过“契约”的形式将双方关系制度化,这个制度,就是“婚姻”。
契约是双方的关系具有排他性,要求彼此忠诚。
所以我们可以从上述的分析当中得到一个论点,爱情是双方彼此之间的“情感博弈”,在相处的过程当中,内心都会期盼对方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好的结果,一旦出现失衡,就会造成动荡。
而婚姻中的契约性,恰好保证了“感情”的稳定,不过反过来也证明了一个事实,感情不靠谱。如果感情靠谱的话,还需要用“契约”来维持关系吗?再举个通俗的例子,你去工作,要签合同,通过法律的形式来确定这段关系,不也间接说明了这段关系背后的脆弱?
“法律”的存在,实际上就是为了杜绝人性的“恶”。
二、婚姻的本质
说完爱情,我们再说婚姻。
婚姻是男女结成夫妻关系的行为,是家庭成立的基础和标志,婚姻关系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即婚姻是按照一定的法律、伦理和习俗规定而建立的,夫妻关系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婚姻的行为取决于“婚姻动机”,婚姻的动机不仅仅是性和情感的需要,还包含经济方面的考虑。这就表明了,婚姻实际上是一种社会行为,具有功利性。现实生活中,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一般人会“舍鱼而取熊掌”,从长远的角度考虑,稳定的经济能力远比不靠谱的感情来得实在。
既然如此,有这样的想法产生,那么“离婚”也就必然产生了。
为什么?
因为“功利”,有了功利就有私心,私心带来的是杂念,在婚姻里感觉“需求不满”,就会持续争吵,还会有冲突,造成了感情的不稳定。
造成离婚的问题有很多,三观不一致,需求不满,性差异巨大,自我的远离、沟通较少……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离婚是最常见的“解体形式”,这意味着家庭解体,功能丧失,对家庭和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对未成年子女的影响最为严重。
不过我认为,作为一种最普遍的制度化婚姻解体形式,离婚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
“我过的不开心,为什么要坚持下去呢?”
选择的自由在于你的内心,想不想离婚,愿不愿意离,实际上就在你的选择当中。每个人都有选择继续履行“契约”或者放弃“契约”的能力,这也是尊重人的表现。
前一段时间我去民政局,在我当地的离婚率已突破50%,也就是说每两对大概就有一对要离婚,因此大家听到周围的人“离婚”,已不再感到“稀奇”,甚至都会觉得麻木。
“不就离婚吗?感情不好离就离呗,分手,下一题。”
听到这样的言语时,我的内心还是会觉得惆怅,既对情感的不稳定感到无奈,也对目前高压的社会现实深感痛心,情感问题层出不穷,恰也反映了当前较为复杂的社会境况。
三、比婚姻更好的模式, 是什么?
我认为比婚姻更好的模式,是“奉献”和“理解”。
也许大家觉得我说的善良有点太泛了,不知道想表达什么意思。其实我想表明的是,情感的稳定,在于“人的自制力”和“责任感”,对于他人的奉献,而不求回报。
前面我已提到,爱情的基本倾向是奉献,发自内心,帮助所爱的人做其期待的所有事情,那么在进入婚姻之前,可以思考一下,你能不能做到这个要求?有了奉献,必然就会有“牺牲”。
我爱玩游戏,在结婚之前我可以拼命地玩,结婚以后,我就不能多玩了,我要控制时间,陪陪老婆,和她说说话,聊聊天,做做家务,减轻对方的负担;
我爱旅游,喜欢到处玩,结婚以后,家里面的经济压力很大,又要赡养老人,又要照顾小孩,到处都在用钱,我要去玩,势必要花钱,这样对家庭不好,我就不去旅游了;
我爱和朋友聚会喝酒,到处去玩,结婚以后,家里有了孩子,需要陪伴,我得拒绝和朋友相聚的时间,下班回去陪伴家庭,哪怕再忙,也要做到这一点。
如果做不到的话,会发生什么事?
除了天天争吵,各种矛盾,我想不出有任何好的结果。
在结婚之前,如果觉得做出“牺牲”自己的生活是一件无法接纳的事情,那就不要步入婚姻,这个既有自我的考虑,也有成本的需求;
这样的考虑不是自私,而是“利益最大化”。
就像男人为了自己的事业,迟迟不愿意结婚或者晚婚,为的就是这个,一旦结婚,很多事业上的事情都做不了,为了家庭必然要耽搁很多精力,既然如此,还不如先把事业稳定,再考虑成家,合理规划好自己的进度和时间,这才是最优的选择。
当各方面条件成熟,思考清楚以后,也能够为伴侣做出“奉献”,此时步入婚姻才是最好的选择。
除了奉献,在婚姻中还需要“理解”,光奉献是不够的,一个人一味奉献,另外的人不理解,而是百般依赖和索取,这样的婚姻也会平衡。
看到对方的辛苦,你要懂得学会体谅对方,帮助对方,尽可能地共同陪伴和成长,同甘共苦,结婚不是儿戏,它是一种责任和承担,既然选择了对方,就要明白共同付出的意义,不要老是去索取,像“巨婴”一样地靠对方而生活。
做任何事情,先想这件事会不会影响丈夫或者妻子,给对方带来不方便,最后再考虑自己。婚姻的相处之道,不就在于互相的陪伴和理解么?
四、不想结婚,是真的吗?
这是一个“伪命题”,没有谁不想结婚,只是不想“结低质量的婚”,当你交往能够预见婚后的生活有多么不堪或者难以忍受时,都会做出“止损”的决定。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时间长了都能看出对方是什么性格。李银河曾经说过,婚姻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会走向“衰亡”,我的感受跟她一样。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变得不再局限,网络、现实中都可以随时互动,深度交流也不会只局限于“身边人”,大家对于情感的追求,会变得更加“真挚”,功利心也会渐少。
当这样的意识都能够深入大家的理念之中,对于感情的渴望更加准确,仓促的结婚就会越来越少。
“如果不是遇到自己合适的,我不会仓促结婚”。
正因为如此,这又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低生育率”的困境。当然,这里只是讨论婚姻,不讨论这个话题。
最好的模式,还是两个人情投意合,认识在一起之后,能够奉献和理解,具有责任感,陪伴对方一生,在没有婚姻制度的前提下,也能够维持下去。
能做到吗?能。但又有多少人能够认清自我,并能靠自己的自制力完成这个任务?
或许只有达到“超我”的境界,才能够做到这一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