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刘信成
一位知行合一,擅长时间管理、阅读写作、高效成长的牛人。
了解到这本书《打开心智》,是朋友介绍,然后被书中的内容吸引,一口气读完。也做了1万多字的笔记。
我一直坚信,费曼学习法的以教为学是最好的学习方式,所以我一直在践行。
也分享一下我的读书感悟,一方面加深自己的理解方便知识内化,另一方面希望和更多的书友一起交流学习。
以下是我的感悟,enjoy !
一、心智模式
心智是什么?
如果说大脑是我们思考的硬件,那么心智就是思考的软件。
它会把成长过程中所接收的一切信息、所做出的应对和获得的反馈整合起来,提炼出一系列信念和规律,构建起一套关于外部世界如何运转的认知框架。
简单来说,心智既是我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和表征,也是我们一切思维模式的集合。
它决定了人理解外界信息的方式,也决定了人按照什么样的信念和原则去行事。
所以先了解大脑底层逻辑心智模式四大支柱
1、大脑心智模式的第一个支柱:也是大脑最基本的原理:节能。
大脑仅占我们体重的2%,但它消耗的能量达到了我们全天耗能的20% 。
大脑“节能”的基本特性,会影响到我们生活中的哪些方面呢?
最直接的,就是大脑对“注意力资源”的分配。
认知心理学认为,大脑对一切行为的处理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分别是自动化加工和控制加工。
自动化加工,指的是不需要占用注意力的、由大脑按照惯常路径去操纵的行为;
控制加工,指的则是那些需要占据我们注意力的、有意识地思考如何操作的行为。
也是《思考快与慢》里面说到的系统一和系统二。
而自动化加工”跟一个东西非常相似——习惯。
但为什么习惯那么难以改变?
就是因为习惯的本质是一整套自动化加工的结果,是大脑最舒服、最省力的状态,也是大脑最自然的状态。
习惯是本能,理性的行动可以改变习惯,我们的理性也是有限的。
理性人理论假设:人类是理性的,总是能够深思熟虑地思考问题,能够分析所有的情况,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但事实并非如此,人感性多于理性。
2、大脑的第二个支柱是:稳定。
什么是稳定呢?
我把它总结成了如下几条原则。
确定性:大脑希望未来是可以根据过往的经验进行预测的,尽量减少模糊和不确定。
一致性:大脑希望接收的信息跟内在的心智模型是一致的,尽量减少矛盾和冲突。
适应性:大脑希望我们的生活模式是稳定不变的,一旦发生变化,它就想尽量恢复原状。
a、确定性是安全感的来源。
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排斥不确定性,企图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建立可控性,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对外部世界是有解释的能力的,甚至是有预测和干预的能力的——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获得安全感。
b、一致性:不愿认错的大脑
如果你接触过批判性思维,就会知道大多数批判性思维训练都强调一点:尽量不要对一个事物“立场先行”,不要带着立场去理解它、评判它。
但认知失调”理论认为:我们总是追求认知和行为一致。
如果认知和行为出现不一致,就会使大脑感到困惑,它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因此会感到非常不舒服。
这个时候,大脑就会有一种强烈的渴望:通过最省力的方式,去干涉这种认知和行为,使它们尽量保持一致。这种做法,就叫作“合理化”。
也就是逻辑自洽。
c、适应性:最好的状态是不变
大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求:希望停留在“基线”上,不去改变,不去打破现状。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是“享乐适应”。心理学认为,我们的幸福感和快乐也是有一条基线的。
一旦我们遇到非常好的事情——比如职位晋升、薪资上涨……短时间内我们会感到非常快乐,但这种快乐很快会回落,重新回到之前的基线上。
因此,这种效应又叫作“享乐跑步机”
大脑的“适应性”可以解释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真正有效地改变自己?
因为一切偏离基线的状态和行为,对大脑来说都是异常的,都是需要纠正和修复的。
3、大脑的第三大支柱:预测:喂给大脑什么,它就会变成什么
根据脑科学研究提出一个预测加工理论。
它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的信息输入,不断微调大脑内部的心智模型,以便更好地符合和反映外部世界;
第二部分是通过这个心智世界,对我们每天会遭遇到的情况、做出的反应和结果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和对比来检验心智模型的有效性。
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类比:你第一天上学,进入教室,老师让大家起立问好,于是你学习到一条规则:上课前要起立问好。
大脑会把这条规则写入心智模型里面,试图用它去解释和理解这个世界。
也就是说你的一举一动,都在训练大脑
为什么大脑要采取预测加工的模式呢?这种模式有什么好处呢?
第一个好处是高效。通过预测加工的模式,大脑可以最大限度地压缩信息处理的时间,帮助我们更快速地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另一个好处就是前面讲过的节能。
这就是“贝叶斯大脑”的核心特征:你“喂”给大脑什么样的信息,大脑就会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从而向着对应的方向演变。简单来说,就是用进废退。
成长就是不断地把“费力”的事情,变得不再费力。
4、大脑的第四大支柱:反馈:让你停不下来的甜蜜陷阱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还是忍不住闲聊、水群、刷手机,告诉自己“玩一会再开工”;
为什么大脑会这么渴求即时反馈,以至于无法忍受长期的付出?
这就涉及大脑第四个非常重要的底层原理:多巴胺的学习和强化机制。
我们大脑都有“中脑-边缘通路”。它有一个更为人知的名字:奖赏回路。
为什么叫奖赏回路呢?
因为,当这条通路被多巴胺激活时,它就会带给我们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充满激情,特别想立刻行动。
那么多巴胺,是快感还是动机?
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奖励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快感,也就是快乐、开心和愉悦感;
另一部分是动机,也就是让我们“更加想要做某件事”的冲动。
举个例子,我花了几个小时写了一篇文章,非常开心,但同时也觉得很累,不想再写了,这就是一个高快感、低动机的例子。
那如何克服大脑的短视?
多巴胺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叫作“奖赏预测误差效应”。
它指的是刺激多巴胺分泌的并不是我们得到的结果本身,而是结果跟期望之间的差距。
所以不断的提高大脑的期望值,才能克服大脑的短视。
二、掌控情绪:如何与情绪做朋友
情绪的本质:是大脑预装的报警器
情绪与理性走的是两条不同的通道。只有这样,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情绪才能立即掌控主导权,调动整个身体的系统,迅速切换到对应状态,不浪费一秒钟。
情绪的一个功能,正是大脑通过外部刺激,让自己进入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之中,从而迫使我们尽快采取行动来应对这种不稳定,回到稳定的状态里。
并非所有情绪都是与生俱来的,许多情绪是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由多种情绪原料糅合,再与社会认知和文化环境逐步结合所形成并巩固下来的。
一个观点是把它们理解为若干种基本情绪。它们就像色彩中的三原色,通过不同的浓度组合形成不同的情绪。这种观点叫作“基本情绪理论”。
而在负面情绪里面,最常见、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什么呢?
是愤怒,恐惧,以及广受心理学家关注的焦虑。
生活中,我们遭遇到的种种事情,所产生的诸多烦恼,归结起来,其实大多都逃不出这三种情绪的桎梏。
愤怒、恐惧、焦虑,它们来自哪里
一个概念叫作“三脑模型”。它把我们的大脑分为三个部分。
原始脑:又称爬行脑、蜥蜴脑,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原初的大脑结构,主要负责维持生命,和最基本的运动、攻击、逃跑等本能。
情绪脑:又称边缘系统,是哺乳动物初期形成的大脑结构,主要负责原始情感、情绪等功能。
理性脑:又称新皮质,是人类特有的大脑结构,主要负责语言、计划、思考、决策等高级功能。
愤怒、焦虑、恐惧这三种情绪都跟杏仁核有密切的关系。
它们的本质,就是杏仁核出于“威胁识别”功能,对我们的一种警告和提醒。
与你分享掌控情绪的四种武器:
1、情绪并不是事实
情绪其实是内心的一种投射。
受到情绪的侵扰,意味着内心深处担心或者在意某件事情。
可以按照下面这套步骤,训练自己对于情绪的第一反应。
a、把情绪当成一个顾问,它总是兢兢业业地搜集周围的信息,时刻准备向你提出警告。
b、情绪这个顾问有点一根筋,很容易把一点风吹草动当成危险的征兆,事无巨细地向你汇报。
c、最后,当你从情绪中抽离出来后,就可以平静地听取它的警告和意见,然后告诉它:“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2、认知重构
心理学的认知行为疗法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理论叫作“情绪ABC理论”。它把我们对事物态度的成因分成三种,分别是:外界事件(Activating event),信念(Belief)和情绪反应(Consequence)。这一理论的核心内涵是:情绪的产生并不是必然的。
我们依据已有的信念,对外界事件进行解读,从而产生对应的情绪反应。如果我们的信念发生改变,那么产生的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通过有意识的训练,调整自己的信念,把它从会引起负面情绪的消极信念,替换成不会引发波澜的积极信念。
这就叫作认知重构,也是情绪管理和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a、 每当你产生负面情绪之后,向内剖析引发自己产生情绪的外部事件是什么?你是如何解读它的?内心深处的信念是什么?
b、找出内在的信念之后,试着换一个更好的信念去修正它。
c、上述做法不一定会立刻奏效,但没关系,慢慢来。
3、表达性写作
表达性写作就是记录下自己的心情、感受和想法。
书写的内容可以分为这三类:
• 书写让自己感到焦虑和烦躁的事情,真实地抒发对它们的感受和想法。这有利于摆脱这种负面情绪。
• 记录下“今天我最感恩的事”。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减少压力、改善情绪状态、提升幸福感。
• 做情绪日记,分析自己产生的情绪,思考面对情绪时自己的应对方式,这可以帮助我们掌控情绪。
4、内隐自我
情绪产生的一大原因是,对自己的能力不够自信,不能解决问题。
生活中的威胁容易唤起自己失败和挫折的回忆,从而难以鼓起勇气去克服困难。
一个好的方式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去丰富、充实和强化内隐自我,让它充满更多的正面信息。
一个简单易行的做法是定期记录下一段时间里面,我“做对了什么”。
记录的过程要尽量详细,最好能够把自己面对的场景、采取的行动,以及良好的反馈都记录下来。
比如我经常做的事写5成功日记和感恩日记。
还有分享七个日常练习,提高情绪免疫力
1、焦虑箱
在这个时间段之外,当你产生任何焦虑和担忧时,都先不要去想它们,而是把它们快速记下来,并告诉自己:“现在不是该焦虑的时候,我先记下来,等到点再去考虑。”
到时之后如何处理这些焦虑呢?不妨把它们记录在一张表格里面,左边一栏写你焦虑的问题,右边一栏写它的结果:它是否真的发生了?对我造成的影响是什么?这样一来,你会发现:绝大多数你所焦虑、担心的问题,压根就不会发生。
2、后花园
想办法为自己找到一个心灵的“后花园”。也就是培养一个兴趣爱好,把它作为一种休息和放松的方式。
3、社交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我们总是可以从社会关系中汲取力量,获得疗愈。
4、阳光
如果有机会,不妨离开房间,走出去,到阳光下散散步、看看风景。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促进血清素的分泌。而血清素是与情绪关联最密切的神经递质。
稳定、充足的血清素水平,可以令我们心情平和、安详,不容易受到外界影响。
5、睡眠
如果你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侵扰,那最需要避免的就是熬夜。
而且人在晚上往往更容易情绪化。
6、锻炼
我们的身体会不断综合肌肉和骨骼的状态,获取全身运动能力的信息,这些信息会构成我们对“自己能做什么”的内在认知。
而这种内在认知,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因此,如果一个人缺乏锻炼,导致他身体孱弱、不够健康,这种状态可能会造成压力、焦虑和低自尊
7、阅读和思考
去培养阅读的习惯,多去摄入更复杂、更系统化的信息,并动脑去思考。
前面讲过,控制情绪需要强化我们的前额叶功能。
那么,如何强化它呢?大脑是严格遵守“用进废退”原则的。
掌握遇上技巧,我相信你就能更好的识别情绪,和情绪做朋友,而不是情绪来临就陷入崩溃。
三、自我驱动: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做不到自律?这不是你的问题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一件事情,大脑从中感受到乐趣,就会倾向于去做;从中感受到痛苦,就会倾向于逃避——这是我们的本能。
从这个角度上讲,自律其实是一个伪概念。
强迫大脑去做它不习惯、不适应、感到痛苦的事,本来就是一种低效的行为。
如果做不到,绝不意味着你不够好,而是因为这个方法错了。
可以参考系统优化法:把自律变成自驱
比如动力-阻力模型
一件事情,我们不愿意做,无非只有两个原因,要么是动力不够,要么是阻力太强。
当阻力超过了动力,我们就会踟蹰不前、犹豫不决……所以真正的自律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动力超过阻力,使得自己可以始终充满激情,去做想做的事情。
比如,如何才能长时间学习?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学习中找到乐趣,将学习和愉悦感链接起来。而不是靠意志力去驱动。
人的天性就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之后小小的成就感,又能给人以充分的反馈,不断提高动力和兴趣。
比如:你笃信这件事情对你将来有好处,会带来确切的回报和收获,能帮你更好地解决未来的某些问题,这也是一种动力,是一种长期的反馈;
再比如:你清楚地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不去做,一定会有不好的后果。为了规避这种恶果,必须全力以赴地把它做好——这也可以是一种动力。
那什么因素在阻碍着我们去改变?
答案是:大脑的惯性。
大脑特别喜欢按照既往的路径去行事。
第一章里讲过,大脑有一个底层的原理,就是稳定性。
不出意外的话,大脑总是希望按照既往的路径、既往的模式去行动。
如何才能变得“更自律”?
最本质的方式,就是去挖掘和提高自己的动力,同时想办法减少面对的阻力。这才是有效的思维方式。
这就不得不提到盖尔定律(Gall’s Law)。
它讲的是同样的道理:一个运转正常的复杂系统,总是从一个运转正常的简单系统演化而来,反之亦然。
一个从零开始设计的复杂系统很难发挥作用,你必须从一个简单且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
因此,有效的自驱,既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拆分目标,而是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最简单的模式,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优化,最终让它变成你想要的样子。
可以参照下面三个步骤来行动。
1. 设定框架:我做这件事情的目标是什么?
2. 建立系统:如果要开始做一件事情,让自己离第一步里的理想状态更近一点,这件事情是什么?
如果把所有的改变简化成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是什么?
3. 优化完善:一旦通过第二步,把这件事变成一项日常习惯,你就可以再进一步去复盘和思考:现在我是不是离目标近了一步?如果想再靠近一点,我还可以再做一件什么事情?以此类推。
总而言之,先设定框架,再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系统,最后不断去优化它,直到实现想要的愿景。
分享一个许多朋友在设定目标、践行计划的过程中容易落入的陷阱,计数器陷阱。
不要去量化你的目标。
原因在于量化目标,实质上是一种“降维”的做法。
它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把问题简单化、平面化,让你产生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错觉。
要摆脱计数器陷阱,一个重要的思维方式,就是去分析问题背后的系统。也就是第三节里所说的:先建立一个最简单的系统,然后想办法优化它。
系统性的思维方式:一个问题的出现,其根源往往不在于它本身,而在于它背后所存在的系统。
它往往只是这个系统的一种表现,我们要做的,是去优化这个系统,从根源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着眼于问题的表象。
当我们践行“系统优化法”的时候,有什么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接近理想目标呢?
这一步,可以参考行为科学家福格(BJ Fogg)“福格行为模型”中的一个小技巧:把新习惯放到旧习惯后面,让旧习惯成为新习惯的“触发器”。
还是以培养读书习惯为例。你可以先对每天的时间耗用做一个监测和记录。
• 这一天,我在每个时间段分别做了什么?
• 哪些事情是一定要做的,哪些事情是可以省略掉的?
• 哪些时间是必须花费的,哪些时间是可以缩短的?
记录之后你可能会发现:通过砍掉一些不必要的活动(比如在网上“闲逛”),可以在晚上腾出20分钟。
那么,不妨先从这20分钟开始,用读书来替代旧习惯,用便利贴等方式提醒自己:一打开App,准备刷手机,就先拿起书看一会。
四、果断行动:如何摆脱懒惰、拖延和畏难
无数人感叹:道理都懂,但仍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极有可能陷入了精神内耗。
为什么这么说?
正常人可能有80%的脑力可以用在行动上,但他们只有30%、40%的脑力可以用,而这部分精力,还要和占据了50%、60%脑力的“胡思乱想”做斗争。
所以这些人的一大特征就是:总是想很多,但经常困在自己的思绪里面,真正落实到行动中的非常少。
这就是精神内耗,也是制约着我们行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要提高大脑的掌控。
提升大脑掌控力的方法:
1. 掌控自己的想法
我们能做的,是让自己去接纳这些负面想法,但要把主导权抓在自己手里,而不是任由它们主导我们的思维。
我们产生负面想法时,应该接受它,同时对它说:我知道了,我会等有空的时候去处理的,现在你退下吧。
随即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事情面,避免自己不由自主地陷进去。
抽出固定的时间,打开这个笔记本,一个个检视这些负面想法,逐条去问:
• 它是真实的吗?
• 它发生的可能性大吗?
• 我有没有方法可以应对它?
一旦想清楚上面这三个问题,就把它划掉,并且在旁边写下你想到的行动方法。
2. 锻炼专注和感知能力
一个最常见的做法是正念练习。
另一种锻炼方式是先停下手头在做的一切事情,深呼吸一到两次,然后按顺序问自己:
我现在看到了什么东西?听到了什么声音?嗅到了什么味道?我的手和脚触碰到了什么,感觉是什么样的?也可以闭上眼睛,依靠自己的其他的感官去行走,在这个过程中专注感受各个感官传来的信息。
3、培养行动的习惯
要克服精神内耗,最有效的做法,其实就是培养自己“去行动”的习惯。
4、最小行动法
>> 行为科学家皮尔斯·斯蒂尔(Piers Steel)提出过一个很经典的“拖延方程式”。他把我们去做一件事情的行动力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行动力=(期望×价值)/(分心×延迟)。
行动力越高,一个人就越不容易拖延。
期望指的是对做成一件事情的信心,价值指的是这件事情能够给我们带来的回报,它们共同构成了我们去做这件事情的动力。
分心指的是你保持专注的能力,以及周围环境中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因素,延迟指的是做完这件事情需要多久,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兑现它给你的回报,它们共同构成了阻力。
一个人为什么能持续、长期地做一件事情?
一定是因为你“乐在其中”,你从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收获乃至意义,这些才是推动你继续把它做下去的动力。
我们需要把一件长期的事情拆分,变成由多个短期反馈组成的结构,通过每一个短期反馈持续获得动力。
就像接力跑一样,当你的动力快衰竭的时候,立刻就能够从新的乐趣、新的回报里面获得奖励和刺激,继续前行。
如何让自己耐得住寂寞,去做一件需要长期耕耘的事情呢?光凭意志力一定是不行的,你需要把这件事情“变得好玩”。
比如把思考变成乐趣。
如何让自己更容易进入心流状态呢?
分享三个我自己常用的方法。
1. 抛出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试着想办法去解答。
2. 给自己设定一个高一点的目标,试着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实现。
3. 对比自己上一次完成类似任务的速度和效果,试着做得比上一次更好一点。
最后也是用书里本人很喜欢的一句话来做结尾:
“这本书里所提供的方法,你不一定要全盘照搬,而是先充分理解原理和思维,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让它们更加适合自己。
比如先从了解心智模式、掌控情绪、掌握驱动、果断行动开始改变自己。
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2023年,一起加油 !
(我更多的文章、读书笔记分享在公众号:刘信成,欢迎关注一起交流,感谢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