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前史
沙门运动
沙门(sramana)的汉译很多,息心、静志、贫道、勤息……都是修行者不同的侧影。在梵语里,沙门是出家人的总称,其特征是剃发,苦修和追求解脱。
婆罗门也是修行者,但并不是天生的修行者。婆罗门逐渐将一生分作四个时期:一、八岁从师,在十二年间,学吠陀、习祭仪,名为梵行期。二、然后归家结婚生子,供神祀祖,经营俗务,名为居家期。三、年岁渐老,弃家舍业,栖隐林间,精修苦行,专事思维,名为林栖期。四、林栖之后,勘破俗法,被麤衣、持净瓶,云游世间,名为遁世期。也就是说从晚年林栖开始,婆罗门才是一个修行者。而沙门自称,他们无需在梵行期和居家期浪费时间,直接进入苦行,是天生的修行者。
林栖婆罗门与沙门还有个根本区别,前者信仰吠陀,后者反对吠陀。可以说,反对吠陀的修行者被统称为沙门了。
没有传统经典的牵绊,沙门们新见纷呈,派系林立,对权威充满了怀疑精神。这种不接受传统解释,用思辨追问到底的劲头,开启了古代印度哲学的黄金时代。就像中国西周衰而有诸子百家争鸣一样,神的法律让位于自然律(因果律)。除了实践经验沙门拒绝一切权威:学生应该亲自体证导师的教义是否真实,正如佛陀说,你们不能因为是我说的就盲目接受。
沙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土著文明时期,早在雅利安人到来之前,印度便繁荣着一个隐士社会。隐士们有浓重的厌世倾向,相信轮回,同时掌握着一种通过苦行得来的神秘力量。后来,隐士们的观念逐渐影响了流放到森林里的婆罗门,两种文化传统开始融合,苦行和轮回构成了共同的精神世界。
沙门自称自己是远古隐士们的传人。
佛教作为沙门中的一支,就称释迦牟尼是第七世佛,前面有六世(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婆佛、拘楼孙佛、拘那舍佛和迦叶佛);耆那教也称称创始人大雄为第24代祖师。
隐士的传人最终走上了前台。当时,婆罗门内部经历着教义转向(奥义书时代)的阵痛,外部又受到了日益强大的刹帝利的含蓄抵制。城市国家日益发达,世俗政治体制日益健全和成熟,刹帝利的政治地位与神授的宗教地位不再相符,所以其中不少刹帝利开始扶持甚至参与了新兴的沙门派系。
也就是说,刹帝利开始僭越婆罗门对知识(话语权)的独占。《歌者奥义书》(Chandogya up.)里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一位非常博学的婆罗门乔达摩·阿鲁尼(Gautama Aruni)与一位刹帝利国王直接展开有关轮回的哲学辩论,最后诚心认输。后来国王说了一句有关沙门思潮渊源的话:“乔达摩!诚然如是,此学至今未尝存婆罗门道中!此学在汝以前,未尝达乎婆罗门族也!”①
沙门思潮可能就是刹帝利阶层开展和支持的一场文化革命,而佛教和耆那教的创始人本身就是刹帝利王子。
除了上层建筑的变化,经济基础的转换不可忽略:婆罗门重献祭,屠宰牲畜,是入侵游牧民族的习性遗留;沙门重戒杀,反对屠宰牲畜,符合定居农耕时代的生活习惯。所以婆罗门自身教义的转向和沙门的兴起都有深层的社会因缘。
①《歌者奥义书》第五篇,第三章至第十章。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