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儒、释、道构成了中国文化与哲学的框架体系,这三家有不同的趣旨,但核心思想却是融通的。正如雍正皇帝在《十善业道经》的上谕中写道:“朕惟三教之觉民於海内也,理同出於一原,道并行而不悖”。特别是主张“无为”的道家和提倡“无心而为”的佛家,价值取向更是相近。
蒙古族名相耶律楚材曾提出“以儒治国,以道治身,以佛治心”的“三治说”,道出了三家思想不同的功用。然而,作为凡夫的我们,与“治国平天下”相比,自己的身心修养才是更加重要与紧迫的课题。
本次《禅释道德经》禅修养生营活动正是契入这样的主题,站在佛家的角度来解读《道德经》的精髓。佛家提倡“身心不二”,在春节临近、阳气渐盛的时季,让我们抽出五天时间,平心静气、用佛家道家智慧来为自己沐身浴心,求得心简身轻,以崭新的面貌迎接美好的春天。
作为本次禅修活动的“热身”,本文站在人生心智启发的角度,浅析《道德经》相关内容,以供大家事前参考。
以道观人---《道德经》的心性启示
老子堪称是中国古代思想先哲第一人,他的著述《道德经》也是中国文化与哲学至关重要的一部经典。老子的哲学体系是围绕“道”这个核心范畴展开的,主要涉及“以道论物”、“以道观人”、“以道救世”等三个主题,涵盖宇宙、人生与社会三个论域。
《道德经》的“以道观人”,是在探讨如何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人与人生,对于我们每个人参透人生、修心养性有很深刻的启发意义。
老子将人区分为俗人和圣人。俗人,是道的疏离者;反之,圣人就是道的体现着,即自觉践行“道”的人。具体而言,俗人与圣人有何区别?
《道德经》第20章写道: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傫傫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段内心独白式的文字把老子眼中的“俗人”与“圣人”生动地描述出来。
“俗人昭昭”,俗人追求着光耀显赫。满脑子的功名利禄,像一群叼着面渣兴奋地冲来冲去的蚂蚁,每天背负着金钱、地位、事功、愿景等等,满世界地奔波忙碌。什么都争、什么都抢、什么都要,活在一种浮躁而饥渴的状态中,人的灵魂被无边无际的贪欲所绑架,片刻得不到安宁。
“俗人察察”,俗人精明灵巧。俗人似乎很聪颖,总是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以沫相濡,却看不到不远处的大江大湖;俗人似乎也很精明,整日计较、忧患着毁誉得失,在自以为是的“明察秋毫”中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拥有再多也活不出品位与幸福感来。
古语云“聪明反被聪明误”,“昭昭察察”的俗人陷在自己“聪明”的泥潭里不可自拔;“昭昭察察”的俗人,永远也无法理解白居易诗句“梦中说梦两重虚”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反之,老子认为自觉践行“道”的圣人应是“昏昏闷闷”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圣人有“愚人之心”。《道德经》第45章云: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若屈”、“若拙”、“若纳”却能达到“大直”、“大巧”、“大辩”的效果,体现了天真无欲、低调谦卑、含德归厚的圣人与众不同的精神境界。
庄子在《应帝王》中讲述一个“七窍开而浑沌死”的故事,与老子“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主张有异曲同工之妙。“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我愚人之心也哉”,糊涂往往是最高上、最难得的大智慧!
其二,圣人“为腹不为目”。《道德经》第12章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聘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为腹”,意同第3章所言之“实其腹”、“强其骨”,乃是追求本质;“为目”乃是被外在的形形色色所诱惑,追求物相。《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目”,就会导致欲壑难填;“为目”,定会陷入虚妄!
老子求实不务虚、求朴不尚繁,鼓励人们摒弃那种导致“目盲”、“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的复杂状态,回归到简单、清静、寡欲的生活,有独到高超的人生价值取向。“为腹”就是务本,“本立而道生”,儒家亦赞同此论。
其三,圣人“见素抱朴”。《道德经》第19章云: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呼吁人们要回归到自然简朴的生活状态、摆脱七情六欲的束缚,进入与道为一的精神境界。
《道德经》还倡导婴儿哲学。第49章云“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第55章云“含德之厚,比于赤子”均是此意。老子认为“物壮则老”,婴儿柔弱,体现自然的魅力、自然的生命力。人在婴孩赤子阶段,是个“人”;在污浊的社会大染缸中熏陶长大后,身惹尘埃、心智迷蒙,变成了“非人”,再通过一辈子持续的“为道日损”、返璞归真,才能回归成“人”之境界。道教将修养至高的圣人称为“真人”,应该蕴含了此义吧。
其四,圣人“贵柔守雌”。《道德经》第76章云:人之生也柔弱, 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初生的婴儿身肢柔嫩、行将就木的老人形若枯槁;春日的草苗细软翠绿、生机盎然;秋冬的枯木僵硬暗沉、腐朽糜烂。生活实际中的事例也向我们揭示了“守柔”的意义。
老子认为“上善若水”,何以故?其一就是“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道德经78章》)拥有大智慧的老子早就悟出了“柔弱胜刚强”的道理。河上公说:“柔弱者久长,刚强者先亡也。”从政治哲学的角度也与之呼应。
《道德经》第28章云: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智不割。用气势恢宏的排比阐明了“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知荣守辱”的人生智慧。
曾国藩在江西与太平军打仗,曾遇上最痛苦的胶着时期,枕戈待旦、心力憔悴。恰在此时,父亲病亡,曾回湖南老家守丧,得以踹息的机会。在守丧期间,曾国藩一边反省自己功名事业上的诸多失败,一边细读《道德经》、《南华经》,俨然成了老庄的忠实弟子。道家智慧恰逢其时地给予曾国藩深刻的启发,让他醍醐灌顶、幡然醒悟。复出时完全改变了过去刚毅强势的硬作风。当左宗棠咄咄逼人地指责批评时,他摘取《道德经》辞义送其联语“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以表明自己新的姿态。从此,曾国藩秉持道家“贵柔守雌”的为人处事之道,一改处处受挫、节节败退的局面,此后的事业峰回路转、扶摇直上。在曾国藩崇儒尚法、转法为道的思想轨迹中,正是道家的人生智慧让其终成正果,成就一代伟人。
《道德经》的最后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推天道以明人事”,智慧的老子用画龙点睛之笔为这部经典画上圆满的句号。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点出了道家人生哲学的极致。对于生活着、修行着的你我,难道不值得“引之以为教父”吗?
(圆通古寺春节前夕在温州安福寺举办《禅释道德经》禅修养生营活动。为推广活动,嘱咐我作此文)